送胡卜子南归

春光叫彻栗留音,赠别何堪折柳吟。

空说高台收骏骨,只应敝帚享千金。

五更风雨穷交泪,驿路莺花故国心。

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送胡卜子南归》是清代诗人陈大章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春光叫彻栗留音,赠别何堪折柳吟”以春天的鸟鸣和折柳赠别的传统习俗入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离别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栗留鸟的啼鸣似乎在为离别唱响哀歌,而折柳赠别则是古人表达不舍之情的传统方式,两者的结合,使得离别的场景更加触动人心。

颔联“空说高台收骏骨,只应敝帚享千金”运用了典故,前句“高台收骏骨”出自《战国策》,原指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才,后比喻求贤若渴;后句“敝帚享千金”则出自《庄子》,意为即使是一把破旧的扫帚,也有人愿意用千金换取,比喻珍视平凡之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五更风雨穷交泪,驿路莺花故国心”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五更时分,风雨交加,朋友即将踏上旅途,诗人的眼中满是不舍的泪水。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凄凉景象,还寄托了对朋友未来的担忧与祝福。同时,“驿路莺花”象征着朋友即将前往的地方充满生机与希望,而“故国心”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以白雉冈头的荒芜景象作为背景,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然而,即使环境如此,诗人仍然能够继续创作,享受于云林之中,表达了即使面对离别与岁月的无情,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精神态度。

综上所述,《送胡卜子南归》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人才、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0)

陈大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陈肇昌次子,清初学者、著名诗人。少从名儒陆陇其,交梁佩兰、陈恭尹,工诗古文。后游学问津书院,问津书院问津堂会课生,勤奋好学,博研经史,能诗会文,善书画,尤工墨菊、行草书

  • 字:仲夔
  • 号:雨山
  • 籍贯:清黄冈(今武汉新洲)县
  • 生卒年:1659-172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姜西溟秋日杂感

珥笔频年在石渠,一囊官粟百无馀。

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尺蠖屈伸存我法,蜗牛负戴亦吾庐。

短檠取次新凉入,珍重穷愁且著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戊子生日书怀二首(其一)

少日凌兢履畏途,抽身云水补桑榆。

负薪未便惭翁子,学句犹能傲达夫。

勋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

萧条四壁空无有,新挂庐山瀑布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戊子生日书怀二首(其二)

观化久师齐物叟,忘机甘作灌园人。

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野艇笼烟催放鹤,断槎欹石坐垂纶。

一编最爱《襄阳传》,聊为清时备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歧路行

出门竟何之,东西南北皆路歧。

仆夫执辔马踯躅,骊歌一声声最悲。

道傍桃李似惜别,飞花故扑金屈卮。

人生目前贵适意,不如还逐屠沽儿。

兄袁盎,弟灌夫,相逢自负高阳徒,樗蒱百万能呼卢。

朝金张,暮许史,拔剑欲为知己死,眼前谁是严仲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