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郭子,竹林居。酝玉醴,拨浮蛆。味橘露,色鹅雏。
春盎盎,想可?。鱼枕蕉,正阙渠。来问字,傥借书。
扫三径,待双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玉醴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北郭子,竹林居”点明了主人公的居所环境,暗示其清雅脱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酝玉醴,拨浮蛆”描绘了酿酒的过程,虽然提到了酒中的杂质,却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工艺的欣赏。
“味橘露,色鹅雏”进一步渲染了饮宴的清新氛围,橘露的甘甜和鹅雏的色彩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诗人通过“春盎盎,想可?”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喜悦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心情。
“鱼枕蕉,正阙渠”一句,鱼儿枕在蕉叶上,画面生动,暗含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最后两句“来问字,傥借书。扫三径,待双鱼”则表达了诗人热情好客,乐于分享学问和生活乐趣的态度,显示出其人格魅力。
整体来看,《玉醴颂》是一首寓言式的诗,以饮酒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以及对友情和知识的珍视。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少时诵诗书,贯穿数万字。
迩来窥陈编,记一忘三二。
光阴如可玩,老境翻手至。
良医曾折足,说病乃真意。
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
未见历下人,徒倾历城酒。
从来亲骨肉,不免相可不。
但愿崇事实,虚名等箕斗。
蚤知鹊山亭,李杜发佳思。
弥年听传誇,登览通梦寐。
遥怜坐清旷,落笔富新制。
尚因宾客集,沥酒使我醉。
安诗无恙时,学行超辈侪。
华屋落丘山,百忧满人怀。
此士如不亡,仲子抱奇材。
不独典刑在,神明还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