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

淩江一超忽,日觉眼界新。

莽苍村落稀,青山多白云。

行行过韶阳,蛮语渐不真。

衣服中土异,竹帻革可纫。

暄然秋冬交,气候如深春。

人行青霭中,鸟啼榕树阴。

韶乐久不作,凤鸟亦不闻。

吊古空踌蹰,前山已斜曛。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韶阳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感。

首句“凌江一超忽,日觉眼界新”开篇即以动态之景展现,诗人仿佛在江上疾行,每一步都让视野更加开阔,心境也愈发清新。接着,“莽苍村落稀,青山多白云”两句,通过对比稀疏的村落与环绕的青山,以及飘渺的白云,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行行过韶阳,蛮语渐不真”则转而描写地理变迁与语言差异,随着行程的推进,语言的交流逐渐变得模糊,暗示着文化与地域的交融与隔阂。接下来,“衣服中土异,竹帻革可纫”两句,通过服饰的差异,进一步强调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暄然秋冬交,气候如深春”描绘了韶阳独特的气候特点,即使在秋冬交替之际,气候依然温暖如春,体现了韶阳四季如春的独特地理环境。随后,“人行青霭中,鸟啼榕树阴”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行走,耳边传来鸟儿在榕树荫下欢快的啼鸣,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最后,“韶乐久不作,凤鸟亦不闻”两句,通过韶乐的消失和凤鸟的不见,表达了对韶阳历史文化的怀念与感慨。而“吊古空踌蹰,前山已斜曛”则以吊古之情收尾,诗人站在夕阳西下的山头,心中满是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画面静谧而深远。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韶阳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以及历史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与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溪

接淅复接淅,王事靡敢稽。

朝方辞赤水,暮已宿清溪。

扁舟顺流下,骤马犹自迟。

双橹劈浪花,欢呼喜舟师。

乱滩不识名,巨石纷差差。

轻风助微澜,瞥过忽不知。

迢递万里道,客子多忧疑。

前途尽如然,我行岂无涯。

形式: 古风

飞来寺

群山何纠纷,远望若无路。

舟行两崖阔,得此梵刹古。

幽深白云居,窈窕青莲宇。

细径萦绝巘,轩楹势飞翥。

深林锁寒烟,时有猿啸侣。

地胜欣所逢,仰睇久凝伫。

登陟若未暇,略已得其趣。

须臾转前山,回首不知处。

形式: 古风

麻墟水

沄沄江波阔,黯黯毒雾吐。

舟行麻墟口,川原见深阻。

叠嶂千万重,贼穴难比数。

西或连闽蜀,东应接吴楚。

居民与商舶,劫掠莫敢禦。

无人向谁何,况敢索征赋。

我来值零雨,寂寂无所睹。

伫立空嗟咨,此独非王土。

形式: 古风

麟山

晨征闻晓猿,客子愁欲绝。

凄风响枯苇,石壁挂缺月。

古驿临水涯,隐蔽山万叠。

麟山名空存,豺虎日噬啮。

岭外甫浃旬,风景迥尔别。

佩刀犹衣衽,畴能命其掣。

怀土心屡悲,远览意颇豁。

愧无济时术,犹有纪事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