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平望驿欲行阻风有怀吴中所知

江云漠漠水迢迢,去越孤舟逐浪摇。

微月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

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平望驿停留,因风阻无法前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江云漠漠水迢迢”以辽阔的江面和弥漫的云雾起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寂寥的氛围。接着,“去越孤舟逐浪摇”则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独自乘舟,随波逐流的场景中,孤独与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微月尚堪乘晚棹”一句,诗人借微弱的月光,描绘出晚归时分的景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回风故遣息寒桡”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传递出一种安慰与温暖,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诗人提供慰藉。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枫桥路,不仅是一条实际的路径,更象征着心灵相通的距离。诗人通过询问枫桥路是否遥远,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急切期盼。

最后,“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两句,以客居异乡的愁绪收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某个高雅之地,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但又难以实现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17)

梁以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结小茅亭

新结小茅亭,彷若在空翠。

阒寂为柴门,竟日无人至。

篁叶风萧萧,日夕更森邃。

道经时一展,澹泊饶古意。

野人性疏阔,颇与世人异。

聊此避尘俗,亦是时共弃。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和陈少参春日郊游

野老从西挈榼来,山肴村酒一时开。

也知此具元非恶,相对共成一醉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答林南江二首(其一)

徙倚棂轩前,萧散更悽恻。

凉风入我户,促织居我壁。

诗节忽变迁,感此意何极。

嗟我同心友,千里会一夕。

握手初论交,不辨主与客。

雅志慕古人,历历见肝膈。

鲍叔欢在今,平仲何必昔。

常恐大鹏飞,一朝复离析。

形式: 古风

答林南江二首(其二)

世人竞多策,所挟皆九九。

吾策良未售,遭时宜禁口。

所得虽邱山,浮云竟奚有。

胡然事干谒,自同台厮走。

反性非自然,吾宁贫贱守。

立德固有端,存诚真户牗。

谁能秉孤贞,勉尔操持久。

一为利所驱,彫丧先榆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