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其三)

君从好事不知疲,种子成株凡几时。

摘献帝师三取二,自尝两颗且随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你热衷于好事从不觉得疲惫,
从播种到长成植株需要多长时间呢。

注释

君:你。
从:从。
好事:好的事情(指种植或某种追求)。
不知疲:不知疲倦。
种子:种子。
成株:成长为植物。
凡几时:总共需要多久。
摘献:采摘献给。
帝师:尊贵的老师。
三取二:三次中选取两次。
自尝:自己品尝。
两颗:两颗种子。
且随宜:随意地,按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诗中的“君”指的是席君,从事农业劳动,种植金橘,不知疲倦,最终收获成果。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循环和勤耕所得的赞美。

“摘献帝师三取二”,则是说从树上摘下果实,呈送给尊贵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朝中的高官或皇室成员。这种行为体现了一种社会交往和礼尚往来的文化内涵。

“自尝两颗且随宜”表达了诗人自己品尝果实的愉悦,随心所欲地享受劳动成果,这是田园诗中常见的情感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农业生活和果实收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古人对于生命循环和物质享受的珍视。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其二)

圆小香黄珠颗垂,结成洛邑重霜时。

相公和气陶群物,不是寒温变土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其一)

宜春果结洛阳枝,正遇耆明会客时。

更引轻舟倚芦岸,香粳鲜鲙雅相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其八)

首夏清和新雨晴,绿莎细软不妨行。

园夫遮道白何事,栀子花开斑笋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其九)

矮帽长绦紫縠衫,朱门深静似重岩。

莫言永日浑无事,种药移花一一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