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其二)

欲如臭腐化神奇。当观蝉蜕时。脱然飞上绿槐枝。

炎炎昼景□。□□□,□如斯。□□□□迷。

灵躯一旦脱□□。□□□□归。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抡的《阮郎归(其二)》。从艺术风格和意境构筑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变迁和精神超脱的深刻感悟。

“欲如臭腐化神奇”这句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中事物不断变化、更新的主题。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着人生无常的哲理。

“当观蝉蜕时。脱然飞上绿槐枝。”诗中的蝉蜕化为蝉蛾,象征着生命力强大的转变和提升。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灵的奇妙,也隐喻着人的精神自我超越与成长。

“炎炎昼景□。□□□,□如斯。”这两句诗描绘出夏日炎热景象,同时通过留白之处,让读者在想象中填补,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表达力度。

“□□□□迷。”这里的迷,或许是指生命旅途中的迷茫与困惑,也可能是对美好境界的沉醉与享受。无论如何,这种留白的手法,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联想空间。

“灵躯一旦脱□□。”这一句诗中,“灵躯”指的是蝉蛾等昆虫蜕化后的身体形态,“脱”则象征着生命从束缚中解放,达到了精神层面的超然。

“□□□□归。”诗的最后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却承载了整个诗篇的情感与主题。这里的“归”,可能是指生命回归自然,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寻求与归宿。

综上所述,这首《阮郎归(其二)》通过对蝉蜕蜕化这一生动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生命变迁、精神超脱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13)

张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令(其七)

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

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松院静,竹林深。

夜沈沈。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四)

闲中一篆百花香。袅袅翠□□。

低回宛转何似,行路绕羊肠。深竹户,小山房。

雅相当。清心默坐,燕寝无风,永日芬芳。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三)

闲中一亩小□□。临水对遥岑。

茅茨□□低小,竹径要幽深。逢酒醉,遇花吟。

日登临。四时无限,好景良辰,莫负光阴。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咏闲十首(其一)

闲中一卷圣贤书。耽玩意□□。

潜心要游阃奥,须是下功夫。今何异,古何殊。

本同途。若明性理,一点灵台,万事都无。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