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挽诗五首(其一)

龙卧南阳久,天回北斗高。

庙堂更政化,岩谷起英髦。

正色朝端肃,华巅国务劳。

西州忽移翣,风木动悲号。

形式: 五言律诗 词牌: 满江红 押[豪]韵

翻译

龙长久地隐居在南阳,北斗七星高悬天空中。
朝廷政策有所变革,山谷间英雄豪杰崭露头角。
朝廷之上正气凛然,国家政务繁重使他劳心。
西部地区忽然传来变动,树木因秋风而发出悲鸣。

注释

龙卧:比喻人才潜藏未显。
南阳:古代地名,这里泛指隐居之地。
天回北斗:北斗星转动,象征时局变化。
庙堂:朝廷。
岩谷:深山幽谷,象征民间或偏远地区。
英髦:杰出人物,英雄豪杰。
正色:严肃庄重的态度。
华巅:形容地位尊贵。
西州:可能指某个西部地区,具体需结合上下文。
移翣:改变扇子的方向,比喻权力转移。
风木:秋风吹动树木,引申为岁月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孔武仲所作,名为《司马温公挽诗五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人物英年早逝的感慨。

“龙卧南阳久,天回北斗高。”这里的“龙”比喻伟大的人物或是强盛的国力,“卧”则暗示了一种静止与等待之态。南阳作为地名,同时也是古代诸侯封邑之一,这里的“久”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悠长。接着“天回北斗高”,则是用宇宙的运行来比喻时代的更迭和自然规律的高远。

“庙堂更政化,岩谷起英髦。”庙堂代表古代政治中心,这里“更政化”意味着朝廷变换,政治制度的更替。岩谷则是山野之地,而“起英髦”则象征着新生力量或英才的涌现。

“正色朝端肃,华巅国务劳。”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朝堂气氛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政治态势。正色代表严肃认真,朝端则是朝廷之上,而“端”字也含有一种高贵的意味。华巅国务劳,则形象地展现了国家重任和繁忙的政务。

“西州忽移翣,风木动悲号。”西州往往代表边疆或遥远的地方,这里的“忽移翣”可能指的是某种变迁或是人事的更替。而“风木动悲号”,则通过自然界的声音来传达一种悲凉和感伤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政治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伟大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深切感怀,以及面对当前政务繁重和国家责任的沉思。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四月二十二日拜第二表请御正殿

骤雨鸣宫瓦,新槐密禁城。

鸳行趋晓肃,鸡唱入云清。

日晃千袍影,风传万岁声。

天心求允协,飞奏入承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石榴

造物巧雕锼,慇勤在石榴。

中妍宁暴露,外稳不轻浮。

露液甘凝蜜,琼房密贮秋。

非徒适人口,饤坐亦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立春晚会呈经父

侍史新从天上归,相逢忻喜著春衣。

萱芽刺土占芳节,兰醑倾觞乱夕晖。

兄弟几人华萼聚,岁时经眼羽翰飞。

东风处处吹嘘到,从此乡园笋蕨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休日出城西

秋怀不可奈,驱马漕河边。

川跃时闻鲤,林嘶已断蝉。

劳心逐外物,回首是残年。

强作遨游计,登临却黯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