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谢彦国相公三首(其二)

仲尼天纵自诚明,造化功夫发得成。

见比当初归鲁事,尧夫才业若为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孔子天生就诚实明智,他的造诣得益于自然的磨炼。
比起他早年回到鲁国时,现在他的才华和事业又如何展现呢?

注释

仲尼:指孔子。
天纵:天赋极高。
自诚明:诚实且明智。
造化:自然,这里指命运或才能的形成。
功夫:努力和成就。
发得成:得以发展和实现。
归鲁事:孔子回到鲁国的事情。
尧夫:指程颐,字尧夫,宋代哲学家。
才业:才华和事业。
若为情:如何表达,怎样展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别谢彦国相公三首》中的第二首,主要赞扬了孔子的天赋和修养。首句“仲尼天纵自诚明”表达了对孔子天生智慧与诚实明理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成就源于天赋和后天的努力。次句“造化功夫发得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天赋在后天不断磨砺和修炼中得以完善的道理。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孔子年轻时回归鲁国的经历,暗示谢彦国的才华如同当年的孔子,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见比当初归鲁事”暗指谢彦国当前的境况可能类似孔子初回鲁国时的谦逊和潜心学习,而“尧夫才业若为情”则以“尧夫”(孔子的字)来赞誉谢彦国的才情深厚,期待他未来能展现出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以赞美孔子开篇,借以激励谢彦国,寄寓了对他的期许和鼓励。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吴越吟二首(其二)

夫差丁未曾囚越,勾践戊辰还灭吴。

二十二年时返复,一如当日却乘虚。

形式: 七言绝句

吴越吟二首(其一)

乙未阖庐凌楚岁,戊辰勾践破吴时。

正如当日乘虚事,三十四年人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呈富相风筝

秋风一击入云端,合国人皆仰面观。

好向丹霄休索线,等闲势断却收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杏香花

客说河州事,经营杳未涯。

讶予独无语,贪嗅杏香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