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对世事的看法以及他自己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纷纷举世事轻肥,三径萧条独可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繁华却缺乏真实意义的世事持有轻视态度,而只愿意依赖那宁静、清幽的山林生活。这里的“纷纷举世事”指的是人们对名利地位等尘世间的事务纷争不息,"三径萧条"则是形容隐者所居之处环境清幽,道路荒凉。
接着,“壮志未随黄发改,故山将伴白云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尽管年华老去,但内心的壮志依旧不减,而且更加坚定地选择与他那座熟悉而又亲切的山同行,与飘逸的白云一道返回自然界。这里“壮志未随黄发改”意味着诗人即便年迈仍保持着昔日的抱负和理想,而"故山将伴白云归"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回归的渴望。
第三部分“林泉定落幽人手,尘土空侵病客衣”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纯净。这里,“林泉定落幽人手”意味着山林溪流都在隐者的掌握之中,他是这片自然环境的主人。而“尘土空侵病客衣”则表明外界的喧嚣和污染无法侵扰到他宁静的生活,哪怕是在外面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
最后,“明月满帆秋水碧,扁舟去逐雁南飞”两句通过对月光、船只和鸟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明月满帆秋水碧”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夜景象,而“扁舟去逐雁南飞”则表达了诗人乘船随着大雁一同南行,追寻自由和远方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隐居生活,以及对自然美好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