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翔风走尘沙,草树正玄黄。
烟昏路漫漫,日冷云苍苍。
杜公作诗处,武侯近战场。
陈迹勿惊心,俯仰已堪伤。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后的萧瑟景象。开篇"翔风走尘沙,草树正玄黄"写出了秋天的荒凉之感,风吹过沙土飞扬,草木也呈现出深绿或黄色的颜色,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
接着"烟昏路漫漫,日冷云苍苍"则是对这种萧瑟景象的进一步渲染。烟雾迷蒙,使得道路看不清楚,一种无尽的寂寞感油然而生。太阳被厚重的云层遮盖,显得异常寒冷,整体气氛沉郁。
诗人通过"杜公作诗处,武侯近战场"点出了这荒凉景象背后的历史伤痕。这里提到的“杜公”可能是指唐代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杜甫,其创作地点就在成都附近,而“武侯”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的庙号,表明这片土地曾经是战乱频仍的地方。
最后"陈迹勿惊心,俯仰已堪伤"展现了诗人对这种历史遗迹的感慨。尽管这些过往的痕迹已经陈旧,不再令人震惊,但当诗人低头沉思或抬头远望时,却仍然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过后那份无可奈何的心情,以及对往昔荣光与今日荒凉之间巨大反差的沉痛感受。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之子才如冰,不应常负弩。
勿为为贫谋,一意在阿堵。
广都绮縠地,当念珠还浦。
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虏。
昔余旅长洲,寄傲碧江潭。
十年客风埃,留滞困周南。
冉冉老将至,兀兀漫穷探。
故人各变化,漂零空自惭。
山河接巴徼,关塞断秦云。
谁为万里侯,节制锦江濆。
彊项毋徇指,曲钩难致君。
勿因朝廷远,俯首俗吏群。
吾生常羁旅,送客情更重。
嗟哉平生交,今复万里送。
愁端寓心目,往感接魂梦。
穷途独栖迟,直道竟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