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商君传

利害从来识所存,固难轻重与人论。

赵良不自身为客,刚欲都君使灌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历来明白利害的道理,自然难以轻易权衡轻重来与人讨论。
赵良不愿自己成为外人,正想让你都君去管理花园。

注释

利害:好处和坏处。
从来:自古以来。
识:明白。
所存:存在的道理。
固:本来。
轻重:重要性。
与人论:与他人讨论。
赵良:诗中人物,可能是个有智慧的人。
自身:自己。
为客:作为外来者。
刚欲:正打算。
都君:诗中的另一个人物。
使:让。
灌园:管理花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令所作,收录在《全宋词》中。王令以其深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文学造诣著称于世,其作品常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这段诗句取材自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商鞅变法的故事。商鞅本是秦国的变法者,他以铁的手腕推行了一系列激进改革,包括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以增强秦国的国力,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诗句开篇“利害从来识所存”,表达的是对历史变革中利益与危害判断的深刻认识。这里的“识”指的是商鞅对于改革必要性和后果的清晰认知,而“所存”则暗示了他在推行改革时所秉持的坚定信念。

接下来的“固难轻重与人论”,进一步强调了商鞅变法过程中,面对种种阻力与反对声音,他所展现出的坚定立场和果断决策。这里的“轻重”指的是改革过程中的得失权衡,而“与人论”则表明即便是在复杂多变的人心和外界压力面前,商鞅也能保持独立自主,不为世俗之见所动摇。

第三句“赵良不自身为客”,借用了历史上另一位智者赵良的故事。赵良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贤臣,以聪明睿智著称,曾劝说晋文公,使其得以归来执政。而在这里,“赵良不自身为客”则表达的是商鞅虽然身处异乡(秦国),但他并未因为外来的身份而减弱自己的决心和能力,反而更加坚定地推行着自己的改革计划。

最后一句“刚欲都君使灌园”,通过形象的比喻将商鞅的变法过程比作园艺之事。这里的“都君”指的是秦孝公,即商鞅所侍奉的君主,而“灌园”则是对改革工作细致入微、全力以赴的生动描绘。在这句诗中,王令通过“刚欲”的用词,传达了商鞅在推行变法过程中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商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作者对于改革者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他们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的深切感悟。王令以其精湛的笔法和深邃的思想,将商鞅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变革力量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偶占

卒卒往来舟,翻翻逐利谋。

中流谁自溺,方去不回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偶成

种花红不实,俗客醉仍喧。

拔去树嘉谷,日无人过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袭袭

袭袭前修与后生,要言高爵是身荣。

却将猎较诬师圣,不见三年学有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渰渰

渰渰轻云弄落晖,坏檐巢满燕来归。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