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想二首(其一)

生逢熙代是何人,得见文章礼乐新。

万国衣冠来玉帛,九天雨露遍沉沦。

风恬大海鱼龙戏,日暖平郊草木春。

我亦今朝思鼓腹,梦中倘作太平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漫想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首句“生逢熙代是何人”,以疑问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盛世的感慨与自问,仿佛在探寻自己在这太平之世的角色与身份。接下来,“得见文章礼乐新”一句,点明了诗人对时代进步的感知,文章与礼乐的革新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文明。

“万国衣冠来玉帛,九天雨露遍沉沦”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中的理想世界。万国来朝,象征着四海一家,和平共处;“玉帛”则代表了贡品与礼物,寓意着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而“九天雨露”则比喻上天的恩泽遍及人间,无论是繁华之地还是偏远之处,都沐浴在恩惠之中,体现了诗人对于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风恬大海鱼龙戏,日暖平郊草木春”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画面。风平浪静的大海中,鱼龙嬉戏,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温暖的日光下,郊野的草木欣欣向荣,预示着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富足。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最后,“我亦今朝思鼓腹,梦中倘作太平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在这样的理想社会中,人们能够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诗人也渴望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体验那份安宁与幸福。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向往,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和谐、公平、繁荣的共同期盼。

收录诗词(111)

叶太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想二首(其二)

书生何事漫销魂,极目萧条莫可论。

几处渔歌沈白日,千家灯火隐黄昏。

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

传道圣明更美政,不胜踊跃俯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时事

少时每得度春风,三十年来事不同。

重利尽归苍徼外,良家多在绿林中。

鲜肥此日称奢俗,机杼何人号女红。

昨夜分明逢地震,谁将消息达宸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寓怀

莫叹星星镜里饶,也于尘世足逍遥。

爱他不用存仪舌,忆昨何曾学楚腰。

恶草当阶须自落,乱云到户任相飘。

唯嫌历历风声在,选向何枝好挂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日独居兄子仲韬送酒至

幽栖地僻少人过,唯有秋光满薜萝。

出雾乱山青就顶,受风浅水碧生波。

虫经露墄寒英谢,鸟恋霜林落叶多。

谁破寂寥心更远,阿咸进酒起高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