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春初至江阴夏咏熙先生陈子怀太守皆以河豚招饮适病疟不果往作此解嘲

我舟抵暨阳,雪霁媚晴旭。

君山如故人,远迎青一角。

绕郭有长江,鱼美本风俗。

将欲下陈榻,又喜来夏屋。

两君夙好客,适逢春酒熟。

云有西施乳,来饫东坡腹。

河鱼以豚名,其肥且胜肉。

我昔常垂涎,今拟恣所欲。

无端疟鬼来,似妒我口福。

我当以术驱,更把杜诗读。

人谓子胡然,此疾幸相触。

河豚当春初,味厚每蕴毒。

土人饮江水,食之化且速。

君今久离此,水土恐未伏。

老饕若无厌,中毒或罔觉。

江湖鲂鲤多,何必嗜兹独。

疟鬼比诤臣,暂至不庸逐。

我闻始释然,一任主人促。

凡病从口入,斯言愿三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未能品尝到河豚而引发的一系列感慨与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健康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舟抵暨阳,雪霁媚晴旭”描绘了诗人抵达暨阳时的景象,雪后初晴,阳光明媚,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君山如故人,远迎青一角”以君山比作故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绕郭有长江,鱼美本风俗”点明了暨阳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美食文化,长江环绕,鱼鲜丰富。接下来,“将欲下陈榻,又喜来夏屋”描述了诗人即将前往友人家中,心中充满了喜悦。

“两君夙好客,适逢春酒熟”表现了友人热情好客,恰逢春酒成熟,为聚会增添了欢乐气氛。“云有西施乳,来饫东坡腹”运用典故,借以赞美美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食欲旺盛。

然而,正当诗人准备大快朵颐之时,“无端疟鬼来,似妒我口福”一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疟疾的突然来袭打断了他享受美食的计划。面对疾病,诗人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我当以术驱,更把杜诗读”,通过服用药物和诵读杜甫的诗歌来应对病痛。

诗人在朋友的邀请下,原本期待品尝美味的河豚,却因病未能如愿,于是产生了“人谓子胡然,此疾幸相触”的感慨,表达了对疾病的无奈与幽默。接着,诗人深入探讨了河豚的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河豚当春初,味厚每蕴毒”,提醒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风险。

最后,“土人饮江水,食之化且速”强调了水土对食物消化的影响,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在特定环境下食用河豚可能会产生危险。诗人通过这一段描述,不仅反映了他对健康与美食之间关系的思考,也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复杂联系的洞察。

整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结合对友情、美食、健康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诗中的对话和情境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健康问题的警醒。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里居即事

敝庐甫重创,方虑将远行。

偷閒忽半载,僻处无劳形。

儿时钓游地,劫后弥有情。

山色不嫌远,空翠东南横。

村旁一条堤,杨柳何青青。

过桥每独往,到此常闻莺。

千畦香蔼閒,叱犊看催耕。

荏苒惠风和,四野开春晴。

溪边捣衣石,新涨上几层?

岁时偕里老,足迹偶入城。

归舟倏昏夜,村犬遥吠迎。

游行既自适,入室尤足赓。

瓮头多宿舂,洁白炊新粳。

盘飧杂蔬笋,其味腴且清。

水乡兼近市,时有鲜鱼烹。

量浅复耽饮,往往醉不醒。

开卷或吟讽,间以儿啼声。

索笑转投怀,头角怜峥嵘。

小院晨葩妍,折取供胆瓶。

及时播花种,一雨萌芽生。

春气爱和煦,草木都芳馨。

绿阴压檐重,飞絮萦帘轻。

茶甘睡初足,香烬诗初成。

迟迟日正长,燕语喧空庭。

向晚倚南窗,树杪摇疏星。

隔墙辨人语,光闪邻家灯。

谁与共岑寂,晨昏偕阿兄。

物理能静参,目盲心非盲。

况有谢家女,婉娈方归宁。

阿咸善解纷,乡里平不平。

有叔来豫章,迢迢千里程。

有弟来自皖,且喜匝月停。

各述乱离事,情话忘深更。

远交二三里,过从旧日朋。

董生既温雅,吴子尤朴诚。

南湫近访戴,咫尺兴可乘。

粤海艳归装,奇遇誇沧溟。

快哉此閒暇,高卧原足矜。

惟念从此后,难免尘网撄。

明年在何处,又恐如浮萍。

所冀奉老父,归养安蓬荆。

舞綵学莱子,含饴弄孙曾。

天爵自可贵,不羡人世荣。

聊记今日言,以为异日徵。

谁欤鉴此心,白云当空明。

形式: 古风

三月三日集兰亭序字成五言一首

昔贤不可作,稽古怀风流。

山林或寄兴,至乐咸犹犹。

快哉风日和,娱此水竹幽。

观时一以慨,悲感亦有由。

当世若能喻,相与期自修。

至今仰盛会,信将随天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其一)

六代江山一寓公,幸从座上挹春风。

官曾杭帅同坡老,家近滁州号醉翁。

入寺旃檀参密谛,盈堤新柳护芳丛。

年来添得吟怀健,萸菊光阴兴转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薛慰农观察二首(其二)

山斗声名仰望尊,漫劳尘市枉高轩。

簪缨敢诩全张旃,杞梓都归薛卞门。

四海衡交增感触,一编述祖托评论。

无心喜傍閒云懒,山色清凉笑语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