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旦华的《得范松亭岭外书却寄》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松亭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迢递行踪逐断蓬”以飘零的蓬草比喻行踪不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如同断蓬般难以相聚。次句“与君沟水各西东”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地理上的距离,暗示着沟壑相隔,各自东西。
颔联“梦遥衡岳啼猿外,书到山城细雨中”通过梦境和书信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衡岳的猿啼和山城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颈联“别后又看春草碧,宵来喜见烛花红”则通过春草的碧绿和烛火的红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收到书信时的喜悦。
尾联“江淮湿雾连朝暮,苦忆蛮天滞郝隆”描绘了江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暗示了诗人身处其中的孤独和对友人所在之地(可能气候干燥)的怀念。"郝隆"典故出自《晋书》,暗指友人身处蛮荒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和自己滞留的苦闷。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异地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