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范松亭岭外书却寄

迢递行踪逐断蓬,与君沟水各西东。

梦遥衡岳啼猿外,书到山城细雨中。

别后又看春草碧,宵来喜见烛花红。

江淮湿雾连朝暮,苦忆蛮天滞郝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旦华的《得范松亭岭外书却寄》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松亭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迢递行踪逐断蓬”以飘零的蓬草比喻行踪不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如同断蓬般难以相聚。次句“与君沟水各西东”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地理上的距离,暗示着沟壑相隔,各自东西。

颔联“梦遥衡岳啼猿外,书到山城细雨中”通过梦境和书信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衡岳的猿啼和山城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颈联“别后又看春草碧,宵来喜见烛花红”则通过春草的碧绿和烛火的红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收到书信时的喜悦。

尾联“江淮湿雾连朝暮,苦忆蛮天滞郝隆”描绘了江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暗示了诗人身处其中的孤独和对友人所在之地(可能气候干燥)的怀念。"郝隆"典故出自《晋书》,暗指友人身处蛮荒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和自己滞留的苦闷。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异地相思之苦。

收录诗词(2)

李旦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邑令辞博学鸿词之命

鼹腹相需本不多,衡门两板带溪河。

楚人服食优兰菊,山鬼衣裳秀薜萝。

满壁烟霞游岳记,百年寤寐《考槃》歌。

庙堂不少夔龙佐,敢与清时补涧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游灵岩吊毕秋帆先生(其一)

仙馆华阳绝探寻,海山兜率信俱沈。

长埋但惜人如玉,不树宁愁校摸金。

北海尊罍思旧泪,西华衣帔恤孤心。

悬知墓草经年宿,犹自临风恸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灵岩吊毕秋帆先生(其二)

丛桂秋风起涧阿,武昌堤柳几婆娑。

老耽声妓新欢少,死恋湖山故国多。

几树冬青归自在,一场春梦醒如何。

卖珠婢老天寒晚,破屋长怜补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客楼间望

枯藤短发此经过,目极高楼唤奈何。

远岭日斜孤塔迥,遥天瘴起百蛮多。

木棉花贱村姑乐,芦管声寒牧竖歌。

太息南中章句容,吟坛无处问《横戈》。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