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详细叙述了罗汉门地区的战事。诗中首先介绍了罗汉门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指出这里是贼寇的聚集地。接着描述了陂头战役的失败,以及兔窟营的紧张局势,军队集结了三千人马,旗帜飘扬如云。
诗人赞扬了一位献策者,称其智谋过人,成功解救了苏逆,使军队士气高涨,最终大获全胜。然而,苏逆狡猾异常,竟然在战斗后选择投降,与官军达成协议。诗人对苏逆的狡猾表示讽刺,将其比作鼠类,表达了对其行为的不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善恶交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