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晋至昌明祚已终,谶文犹有两昏童。
桓玄偷得宫中玺,却属新河伐荻翁。
这首诗名为《宋兴寺》,是宋代诗人曾极所作。它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述了晋代末期的政权更迭。诗中的"晋至昌明祚已终"暗示了晋朝的繁荣不再,国运衰落。接下来的"谶文犹有两昏童"暗指预言中预示着两个不明智的人物将参与政权的争夺,这可能是对桓玄和新河伐荻翁的影射。
"桓玄偷得宫中玺"一句,桓玄借机窃取了象征皇权的玉玺,表明他意图篡位。"却属新河伐荻翁"则进一步揭示了权力落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手中,即那个名叫新河伐荻翁的人,可能是个身份低微但最终掌握大权的角色。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寓言般地描绘了权力更替的戏剧性场面,体现了曾极在历史叙事中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现力。
不详
赤纸藤书宋鼎归,寄奴柴燎告功时。
普天大庆交新主,唯有徐公双泪垂。
伴侣声沉王气销,香魂血涴有谁招。
蓬科三尺光尘在,犹作台城花月妖。
埋愁无地奈君何,可是黄垆饮恨多。
玉镜台前弃脂水,深泉流汞尚盈科。
漫漫荒池浸绿芜,残碑一丈载龟趺。
当年刻画书勋阀,雨打风吹字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