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定丁卯八月十二日崇天门传胪赐进士右榜第一人阿察赤左榜第一人李黼皆肄业国学日新斋余西厅授业生也是日京尹备鼓乐旗帜麾盖甚都导二状元入学谢师拜余明伦堂榜眼刘思诚探花郎徐容尝因同年黄晋卿彭幼元从予游亦拜其侧其馀进士以门生礼来拜谢杂遝不记姓名圜桥门而观者万计都人以为斯文盛事昔未有也同寅举酒相属偶成四绝以纪其事(其一)

禁院层层桃李开,天街绣毂转晴雷。

银袍飞盖人争看,两两龙头入学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科举考试结束后,状元和榜眼入学谢师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文教事业的重视与推崇。

首句“禁院层层桃李开”,以“桃李”象征学子,形象地描绘了科举考场内外的景象,桃李花开,预示着人才辈出。接着,“天街绣毂转晴雷”,以“绣毂”形容豪华的车辆,与“晴雷”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贵族子弟的奢华生活,也暗示了科举制度下社会阶层的流动。

“银袍飞盖人争看,两两龙头入学来”,描绘了状元和榜眼穿着银袍,乘坐华丽马车,受到众人瞩目,两两并行,步入国学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突出了状元的荣耀,也体现了他们作为国家栋梁的使命。

最后,“京尹备鼓乐旗帜麾盖甚都导二状元入学谢师拜余明伦堂榜眼刘思诚探花郎徐容尝因同年黄晋卿彭幼元从予游亦拜其侧其馀进士以门生礼来拜谢杂遝不记姓名圜桥门而观者万计都人以为斯文盛事昔未有也同寅举酒相属偶成四绝以纪其事(其一)”,通过叙述众多进士前来拜谢师长,以及整个京城的热烈庆祝氛围,展现了科举制度下文人相重、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盛事的感慨,认为这是文教昌盛的标志,是过去未曾有过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后入学谢师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元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作用,以及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传承。

收录诗词(76)

欧阳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 生卒年:1314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天历庚午会试院中马伯庸尚书杨廷镇司业及玄皆乙卯榜进士偶成绝句纪其事出院明日有敕督修经世大典又成小诗寄诸弟(其一)

省垣东畔至公堂,十五年前战艺场。

饱食大官无补报,两科来此校文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天历庚午会试院中马伯庸尚书杨廷镇司业及玄皆乙卯榜进士偶成绝句纪其事出院明日有敕督修经世大典又成小诗寄诸弟(其二)

御史承差锁院门,侍臣传诏出天阍。

试官被命联镳至,同榜三人出谢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天历庚午会试院中马伯庸尚书杨廷镇司业及玄皆乙卯榜进士偶成绝句纪其事出院明日有敕督修经世大典又成小诗寄诸弟(其三)

圣主宫中游幸疏,日临秘阁玩芸储。

昨朝兰省才开试,清晓玉音催著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