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
处分家中送疏水,莫教父母唤声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十二时行孝文》之一,描绘了清晨起床后对父母的孝顺行为。诗中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
“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 描述了清晨寅时(大约凌晨3点至5点),主人公早早起床,在厅堂前向父母行礼致敬。这个细节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
“处分家中送疏水,莫教父母唤声频。” 这一句则描述了主人公在家中处理事务,如安排家事,确保家中水源充足,不让父母因缺水而频繁呼唤。通过这些日常琐事的安排,表现了对父母生活的细心照料和关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孝道文化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父母的关爱与尊重,通过小事传递出深厚的情感和道德观念。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日出卯,立身之本须行孝。
甘□盘中莫使空,时时奉上知饥饱。
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勤。
无事等閒莫外宿,归来劳费父嫌憎。
正南午,侍奉尊亲莫辞诉。
回乾就湿长成人,如今去合论辛苦。
日昳未,在家行孝兼行义。
莫取妻言兄弟疏,却教交父母流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