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其一)

泪痕犹在臂,何忍遽临歧。

扶荔眼中血,垂杨心里丝。

难凭归马疾,愿得去帆迟。

且自回愁面,今宵有底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录别(其一)》。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之情。

首句“泪痕犹在臂”,描绘了主人公离别时的泪水,留下了痕迹在手臂上,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痛。接着,“何忍遽临歧”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无奈和痛苦,难以承受离别的现实。

“扶荔眼中血,垂杨心里丝”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离别比作眼中滴落的血,心中缠绕的丝线,生动地展现了离别带来的伤痛与思念。扶荔和垂杨在这里象征着离别的情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难凭归马疾,愿得去帆迟”则表达了对离别后相聚的渴望。归马疾行,去帆快速,都是离别后重逢的希望,但又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延长相聚的时光。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离别后的复杂心情。

最后,“且自回愁面,今宵有底悲”则是对离别之夜的预感,即使暂时转过愁容,也难以避免今夜的悲伤。这句话预示了离别后无法避免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离别前后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录别(其二)

青丝非不惜,愿得系君怀。

尚有愁千结,并刀剪不开。

迢遥紫塞道,绵邈黄金台。

谁道兵戈阻,看侬飞梦来。

形式: 五言律诗

哭周昆彦(其一)

龙鳞松下树,垂老此徘徊。

一夜猿声怨,孤山鸾使催。

墨池成黯淡,笔冢共崔嵬。

欲拟九招赋,魂兮招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哭周昆彦(其二)

有来即有去,幻质孰能存。

在世本逆旅,送君归故园。

因声袁尚玺,兼谢邓黄门。

死视生谁胜,还当了此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徐孟孺招游新筑还集景文堂(其一)

凿翠开罗嶂,平看列岫分。

高林不受暑,幽磴半流云。

戛叶闻蝉唱,衔花过鹿群。

此中尘鞅绝,那得不寻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