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录别(其一)》。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之情。
首句“泪痕犹在臂”,描绘了主人公离别时的泪水,留下了痕迹在手臂上,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痛。接着,“何忍遽临歧”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无奈和痛苦,难以承受离别的现实。
“扶荔眼中血,垂杨心里丝”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离别比作眼中滴落的血,心中缠绕的丝线,生动地展现了离别带来的伤痛与思念。扶荔和垂杨在这里象征着离别的情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难凭归马疾,愿得去帆迟”则表达了对离别后相聚的渴望。归马疾行,去帆快速,都是离别后重逢的希望,但又希望时间能够慢一些,延长相聚的时光。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离别后的复杂心情。
最后,“且自回愁面,今宵有底悲”则是对离别之夜的预感,即使暂时转过愁容,也难以避免今夜的悲伤。这句话预示了离别后无法避免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离别前后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