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丹荔明如火。想江城、薰风乍透,绣帘青琐。

宝篆香消初睡起,叶底流莺又过。

算几度、思归未果。

欲剪冰绡凭谁寄,恐腰围、渐减愁无那。

临岸曲,命舟舸。凉宵冉冉银蟾度。

望清辉、千里照人,雾低云亸。

准拟雕梁栖飞燕,早晚新巢定妥。

叹会少离多似我。

留滞文园头先白,念琴心、久为芳尘锁。

将旧恨,归江左。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元代虞集的《贺新郎》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词作。开篇以“丹荔明如火”描绘了鲜艳的荔枝,暗示了南方的夏日风情,与“薰风乍透,绣帘青琐”相呼应,营造出清新而温馨的氛围。接下来,“宝篆香消初睡起,叶底流莺又过”通过香气消散和流莺的啼鸣,表达了主人公从睡梦中醒来后的孤寂心情。

“算几度、思归未果”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未能归去的无奈。接着,“欲剪冰绡凭谁寄”运用比喻,写出主人公想要传递情感却无人可托的苦闷。“恐腰围、渐减愁无那”则借身体的变化,进一步渲染愁绪之深。

下片转而写夜晚景色,“凉宵冉冉银蟾度”描绘了月光洒落的清凉夜景,而“望清辉、千里照人”则寓言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他期待着能像燕子一样归巢,但“早晚新巢定妥”遥不可及,感叹“会少离多似我”。

最后,“留滞文园头先白,念琴心、久为芳尘锁”表达了诗人滞留他乡,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执着和被束缚的无奈。结尾“将旧恨,归江左”以“旧恨”收束全词,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回归江南故乡的深深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江上秋风日夜生。萧萧两鬓葛衣轻。

芭蕉丛竹共幽情。

病骨不禁湘簟冷,梦魂犹似玉堂清。

画檐疏雨过三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风力清严扫暮烟。纤尘不疑月婵娟。

太虚那得有中边。

大地山河空复影,九霄宫阙旧无传。

几承剑气一飘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次韵礼院孟子周佥院秋夜曲二叠

天阔秋高初夜长。浮尘消尽雾苍茫。

澄澄孤月转危墙。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

不闻人语只吟螀。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烛影摇红

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

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应念兰心薰性。

对芳年、才华自信。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可惜闲情未领。

但雕梁、尘销雾暝。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