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

读书忽已倦,冥坐虚无里。

风起舟压涛,濆濆来入耳。

一梦入深松,橹声复惊起。

瞥见两岸山,淡冶真可喜。

杨柳发嫩绿,雨后益娟美。

携有虎丘茶,并饶惠泉水。

闻香不见色,齿牙风诩诩。

此江获此乐,上有玄真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江干》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江边的悠闲生活与内心世界的宁静。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读书忽已倦,冥坐虚无里”点出了诗人的阅读疲劳,转而寻求心灵的宁静,通过冥想进入一个空灵的世界。接下来,“风起舟压涛,濆濆来入耳”描绘了江面上风起浪涌的景象,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这一段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喧嚣的对比。

“一梦入深松,橹声复惊起”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境般的场景,诗人仿佛在梦中漫步于幽深的松林之中,被划船的声音唤醒,回到现实世界。这里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瞥见两岸山,淡冶真可喜”描绘了诗人短暂瞥见两岸山景时的喜悦之情,山色淡雅,令人愉悦。接着,“杨柳发嫩绿,雨后益娟美”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雨后的杨柳更加娇美,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

“携有虎丘茶,并饶惠泉水”提到了诗人携带的茶与泉水,虎丘茶与惠泉水都是名品,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闻香不见色,齿牙风诩诩”则是对品尝过程的描述,强调了味觉与嗅觉的享受,以及品尝后的满足感。

最后,“此江获此乐,上有玄真子”表达了诗人在此江边获得的快乐与宁静,如同古代隐士般的生活状态,暗含了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7)

袁中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字:小修
  •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70—1623

相关古诗词

梅花

朝来花底坐,微香染清醉。

清醉犹未已,冷然成佳寐。

瞥见四围山,万仞真拔地。

玲珑万窍空,苔文缀深翠。

山径响石渠,珠泉自天坠。

澹月来山腰,流波湛寒泪。

途逢一高僧,邀我岩中寺。

坐我白石床,语语天外事。

谭锋尚未终,惊鹤一声至。

依然花下人,清香来扑鼻。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花源道中纪游并示文弱

绿萝如篆刻,锋刀驳云雾。

下临百尺潭,丹碧写练素。

沿溪望前村,都似避秦处。

停舟入花源,携筇临水步。

桃花千树红,花深迷往路。

带月石间流,夜深响瀑布。

清坐憺忘归,一山滴浩露。

形式: 古风

感兴

雨气澹将夕,木末明残霞。

流芳惜馀姿,宛转归泥沙。

物化一以迁,欢乐为咨嗟。

根株既不定,无乃空中华。

渺然念独往,浩荡随无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古诗

閒云过窗牖,萧絮真可亲。

杖藜出门前,幽鸟鸣向人。

一夜秋水生,潺湲满四邻。

鸟毳林中飞,微雨吹角巾。

寥寥还自得,此意谁与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