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其三)

巧处何曾得便宜,为他压线弄机丝。

起居八座多庸福,乞巧何如去买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七夕(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乞巧”习俗的独到见解。

首句“巧处何曾得便宜”,以反问的形式开篇,暗示了在追求技巧与智慧的过程中,并非总是能够获得实际的利益或优势,引人深思。接着,“为他压线弄机丝”一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技艺比作精心编织的丝线,强调了技艺的精妙与复杂性,同时也暗含了在追求技艺的同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起居八座多庸福”,这一句则从社会层面出发,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平庸的幸福,而非真正的智慧与才华。这里的“八座”泛指广大民众,强调了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最后,“乞巧何如去买痴!”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反讽的口吻提出疑问,将传统的“乞巧”活动与“买痴”进行对比,既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调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习俗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其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杨海帆同年作梅花并题

水边篱落自横斜,料得南枝已著花。

欲作师雄酣一梦,冷魂归去已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牡丹

春色随年至,书窗独养花。

移根如槁木,得气茁新芽。

富贵行吾素,风尘惜物华。

敢同姚魏种,黄紫斗豪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菊花

秋光还未老,度腊复迎年。

风骨寒逾瘦,霜花傲亦圆。

冷魂三径渺,晚节一枝妍。

惭愧陶彭泽,归来未有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贺长沙杨庆荃广文腊月二十八日五十初度(其一)

拟祭诗坛学浪仙,欣闻楚客祝遐年。

兴来笔墨多风雅,老去情怀倍缈绵。

晚岁松筠如此健,古湘兰芷不胜妍!

图开百寿才过半,腊尽春回又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