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宣相(其四)

文俗诸儒恋局中,何曾度外看英雄。

连鸡纵不能资夏,捕鹿何妨暂掎戎。

静抚时机渔者得,遥观敌运兽之穷。

书生准拟浯溪石,明写中兴第一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世俗的儒生沉溺于眼前的局势,未曾真正去看待真正的英雄。
即使连鸡也无法用来资助夏天的农事,但捕猎鹿也不妨暂时放下和平生活拿起武器。
在平静中把握时机就像渔夫捕鱼,远观敌人的情况直到他们陷入困境。
读书人期待能像在浯溪刻石那样,清晰地记录下中兴的第一等功绩。

注释

局中:眼前的局势。
度外:超出常规,不拘泥于眼前。
英雄:真正的英雄人物。
连鸡:比喻微小的帮助。
资:资助。
夏:夏季,指农忙时节。
捕鹿:比喻参与军事行动。
掎:牵制,此处指参与战斗。
渔者:渔夫,比喻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敌运:敌人的命运或形势。
穷:困窘,走投无路。
浯溪石:历史上著名的刻石,用于纪念功绩。
中兴:国家复兴。
第一功:最大的功劳。

鉴赏

诗中的“文俗诸儒恋局中”表达了一种对书生不满的心态,他们往往只关注学术和仕途,对于外界的英雄事迹缺乏了解。这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可能存在的一种狭隘视野。接下来的“何曾度外看英雄”更是强调这种批评,认为他们甚至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去认识和理解真正的英雄。

而“连鸡纵不能资夏,捕鹿何妨暂掎戎”则通过对古代名将夏育、乐毅的引用,表达了一种对于文人不擅长军事的无奈,同时也暗示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这些书生来说也是难以企及。"捕鹿何妨暂掎戎"一句中的“掎”字有急遽、紧迫之意,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

诗人通过“静抚时机渔者得,遥观敌运兽之穷”来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渔者通常指的是隐逸之士,这里则是形象地比喻那些能够洞察时局、静心观望的人,他们仿佛置身事外,看透了世事的变化。而“遥观敌运兽之穷”则描绘了一种战争中被动挣扎的情景,"敌运"指的是敌军的行动和转变,而"兽之穷"则形容其如同困兽般的无助。

最后两句“书生准拟浯溪石,明写中兴第一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在历史的重要时刻留下痕迹的人或事的赞美。这里的“书生”指的是有学问、有才华之士,而"浯溪石"则可能是特定事件或物象的隐喻,代表着某种永恒的记忆。而“明写中兴第一功”则表达了对于能够在国家复兴过程中留下辉煌成就的人的颂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时代关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向往和对于书生局限视野的批判。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寿安宣相(其二)

梅花又是隔年看,节节光明雪照山。

百万虎貔双剑外,三千騋牝寸田间。

鹤头捧诏从天陛,鸡舌含香趁晓班。

富有春秋洪愿力,宅家那得放公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寿李雁湖(其一)

间气生贤哲,斯文擅正宗。

咮鸣直是凤,时见恍犹龙。

信史传缃简,元勋在鼎钟。

惟存霜后节,景仰彼高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寿李雁湖(其四)

金碧苍岩下,神光射斗箕。

豆灰浮琯后,梅蘤破冰时。

正是生申日,谁为寿卯诗。

今年真六一,说与醉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寿杨崇庆二首(其二)

清露团火旻,素月分白道。

三湖足秋色,天以赐贺老。

红蕖正酣酣,翠籊方稍稍。

閒情观池鱼,生意玩庭草。

旨酒常在壶,瑶琴弗离抱。

灵台傥清明,岂不长寿考。

方朔谩窃桃,安期苦尝枣。

愿言西风时,眠食常健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