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岭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句“晓度桃花岭,花枝并作春”以清晨探访桃花岭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景象中。接着,“源深迷去马,谷暖伫来莺”两句,通过“迷”和“伫”这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溪流深邃、吸引着远方行人的马儿迷失方向,山谷温暖,停留着等待归来的黄莺,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石壁生霞早,澄江濯锦新”则进一步渲染了桃花岭的壮丽风光,石壁在晨光中仿佛生出了霞光,而清澈的江水如同被染上了锦绣般的新鲜与明亮,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与纯净。最后,“傍岩谁独住,曾是避秦人”以问句结尾,引人遐想,似乎在桃花岭的某个角落,曾经隐居着一位避世的古人,与世隔绝,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桃花岭景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