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琴书处歌为沈修撰赋

沈郎结庐吴山岑,平生读书多苦心。

更将绿绮徽黄金,七弦泠泠山水音。

我昔作官住吴下,曾见沈郎最潇洒。

葛巾长爱北窗闲,柴车懒入东林社。

亲戚何曾折简招,辄向花前倾盏斝。

莼菜频分碧碗羹,鲤鱼新熟芙蓉鲊。

一朝歘起登天衢,环佩珊珊摇翠裾。

广陵不作中散操,兰亭临得右军书。

却忆牙签三万轴,灯火幽斋隔修竹。

几回归梦逐西风,落月分明照秋屋。

抱琴客里时相访,琴中写得神人畅。

一片青山云渺茫,万里白鸥波浩荡。

他年致事归故林,飘然更赋还山吟。

白头抱孙椿树阴,教读旧书还鼓琴,嗟哉此乐超古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沈郎的文人雅士在吴山的生活与情趣。沈郎结庐于吴山之侧,一生致力于读书,其用心之深可见一斑。他不仅喜好音乐,以绿绮琴(古代名琴)弹奏出如流水般清脆悦耳的声音,更体现出他对自然山水的深刻感悟。

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吴地任职时,曾有幸见到沈郎的风采,他常常穿着葛巾,享受北窗下的悠闲时光,驾车也不急于加入东林社的社交活动。沈郎对亲戚朋友的邀请并不常应,却乐于在花前饮酒,品尝莼菜羹和鲤鱼芙蓉鲊等美食。然而,沈郎的一日之间,突然间飞黄腾达,步入了仕途的巅峰,他的行装上佩戴着玉佩,轻盈地摇曳着翠色的裙摆。

沈郎在官场上的表现与他在音乐和文学上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他不再像嵇康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而是模仿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然而,诗人并未忘记沈郎曾经拥有的丰富藏书,以及在幽静的书房中与书籍相伴的日子。沈郎的归乡之梦似乎随着西风而回,月光洒落在秋屋之上,显得格外明亮。

在异乡的日子里,沈郎时常来访,以琴会友,琴声中蕴含着与神人相通的意境。青山云雾缭绕,白鸥在波涛中自由翱翔,预示着沈郎未来的归隐生活。他计划在退休后回到故乡,与孙子共度晚年,继续阅读旧书,抚琴自娱,这份快乐超越了古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沈郎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情感变化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人格魅力的欣赏与怀念。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侍郎洽镇抚交址

大将南征统六师,临轩授钺当赤墀。

时来气感风云会,义重恩承雨露滋。

侍郎潇洒温如玉,佐戎妙选持钧轴。

清冰寒露贮金壶,蛮烟瘴雾消烦燠。

富良江头秋日清,舳舻千里连麾旌。

鲸波夜赤旄头落,龙骧晓日飞天兵。

楼船昔者夸杨仆,庙算今知得孔明。

听笳月转青油幕,倚剑风生细柳营。

赤芾翩翩归奏凯,两阶干戚生光彩。

已宣德教被遐荒,更播天声扬四海。

策勋宜列太常铭,千载邦家垂令名。

男儿事业应须蚤,肯待萧萧华发生。

兹行又捧天书去,远人致尔思含喣。

黄金台前花乱飞,请君且把征骖驻。

莫厌当歌劝酒频,明日相思隔烟树。

形式: 古风

题王孟端墨竹为邹侍讲赋

堂前飒飒秋气高,王郎醉脱宫锦袍。

铜盘和露墨花坠,写出江南金错刀。

错刀纷披风雨急,潇碧都含烟雾湿。

翡翠飞来楚客酣,鹧鸪啼断湘娥泣。

一双琅玕千尺强,空山岁晏饶冰霜。

傍有孙枝亦垂实,会看翩翩仪凤凰。

素庵无尘绝萧洒,幽居如在青林下。

兴到高歌淇澳篇,闲来拟结山阳社。

更斸苍苔三径开,拄杖时时好客来。

颠狂却笑刘伶锸,烂熳时倾阮籍杯。

绿阴棋罢还夸敌,彩笔诗成不待催。

几回梦绕青原麓,白鹭洲前看苍玉。

梦回花映玉堂清,忽对画图洗心目。

何因置我绿绮琴,为公一弹风满林。

形式: 古风

颐庵图

上清真人方壶徒,寄我颐庵之画图。

淋漓犹带元气湿,笔力直与造化俱。

苍松入云几千尺,石壁倚涧青模糊。

其中茅庵绝低小,绿萝阴阴兔丝袅。

琴瑟在几书连床,终日怡然却纷扰。

青山万古不改色,下有雷鸣合羲画。

逢人须是慎枢机,养生岂在充肴核。

妻孥幸尔免饥寒,儿孙尚愿保清白。

闲来石上横鸣琴,时有玄鹤相和吟。

天风不断飘灵籁,山高高兮水自深。

流云满地直堪把,瑶台玉树秋潇洒。

紫髯九尺古仙人,独跨白骡如白马。

红蕉之衣轻盈盈,欣然邀我吹玉笙。

丹霞明灭降仙侣,阴壑惨淡愁山精。

耸身凌空不可执,七十二峰烟雾湿。

飙轮直度阆风遥,落叶翻飞溪雨急。

自从作官三十年,素餐无补心茫然。

乐天老去思香社,摩诘平生爱辋川。

几回欲筑洪崖圃,今日图中忽惊睹。

恍然境遇神明交,一如梦里游天姥。

可怜多病鬓星星,犹向天池接凤翎。

衰颜渐觉同蒲柳,徒对秋风想茯苓。

形式: 古风

唐人羯鼓歌

手如白雨点,头若青山峰。

牙床不动花楸急,太蔟震越凌高空。

小殿风清日初旦,云母屏开烟雾散。

千葩万卉浅含春,一曲未终俱焕烂。

花奴秀莹玉无瑕,砑光帽子红槿花。

绝伦之艺谁得似,梨园弟子空咨嗟。

苑中正奏春光好,如何翻作秋风早。

沉香亭畔走妖狐,凝碧池头宴芳草。

长安月冷夜沉沉,旧曲听来思不禁。

耶娑色鸡短无尾,却忆开元泪满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