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宦苦营营。半世长亭复短亭。
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朝暮阴晴几样青。
浊酒瓦盆盛。农父无才却有情。
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话到盆空月满庭。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南乡子·次可行韵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个为官生涯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宁静生活的追求。"薄宦苦营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劳碌的感慨,"半世长亭复短亭"则形象地展示了他频繁的旅途奔波,暗示了仕途的艰辛。然而,诗人心中向往的是"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的隐居生活,那里的自然景色如同云雾缭绕的屏障,朝暮阴晴的变化呈现出别样的宁静之美。
"浊酒瓦盆盛"描绘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与官场的繁文缛节形成对比,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与农夫的朴素情感共鸣。"好雨知时公到此"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出对适时降雨的感激,同时也寓含了对政通人和、社会安宁的期盼。最后,"话到盆空月满庭"以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收尾,既写出饮酒交谈的惬意,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期待,展现了元代士大夫在官场与理想之间的心境。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淅米剑头炊。枵腹雷鸣出险诗。
诗客眼高轻视鹤,如鸡。终是鸡群有等威。
供饲不如期。柰此瓶储告尽时。
也胜劈琴馋俗子,充饥。穷饿相从更怨谁。
高论听悬河。先知新诗问老坡。
手冷不甘寒气早,谁呵。更被黄花笑鬓皤。
风竹乱婆娑。老我衰颜藉酒酡。
佳节重逢真可赏,赓歌。陶令壶觞旨且多。
老子分渔樵。说着登山气更豪。
天外长江流不尽,迢迢。脚底青云步渐高。
两手敢辞劳。右有深杯左有螯。
我似渊明多一字,陶陶。明日黄花笑二毛。
锦瑟思华年。底用嘈嘈五十弦。
两线清冰千万调,能传。句句分明字字圆。
高艺擅华筵。多少新声出自然。
更着赵娘歌宛转,相联。消得诗人笔似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