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丁未秋夕,石湖醉泊,登千岩观玩月,有忆昔年连棹之游

桂影筛金,竹声碎玉。西风凉到文波縠。

镜花曾见夜妆红,岩霏不上秋眉绿。

踏月溪桥,题云礀屋。伤心易触登临目。

清歌如水梦如尘,旧游肠断无因续。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清凉景色。"桂影筛金"和"竹声碎玉"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透过桂树的缝隙比作金色的筛网,竹叶摇曳的声音比作碎裂的美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西风凉到文波縠"则写出秋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带来丝丝凉意。

接下来,词人通过"镜花曾见夜妆红,岩霏不上秋眉绿",回忆往昔的繁华与青春,以镜中花比喻昔日的美丽容颜,而"岩霏不上秋眉绿"则暗示岁月已逝,青春不再。在"踏月溪桥,题云礿屋"的场景中,词人独自漫步,怀念与旧友共度的月下溪边和题诗的时光。

最后两句"清歌如水梦如尘,旧游肠断无因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重拾旧日欢乐的感伤。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在秋夕之夜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浔阳岁除

岁岁无聊当此夕,那堪听雪关津。

一杯蓝尾怕沾唇,离声残雨夜,归思乱山春。

帝里风光饶节物,老来梦迹都陈。

梅花应笑渡江人,寒烧官烛短,愁试客衣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烛影摇红.江雪残春,试灯初夜,有忆吴市旧游,和梦窗元夕微雨韵寄伯韬、彊村苏州

雪黯江城,满湖岚气春寒浅。

上灯楼阁晚晴初,箫鼓谁家院。

蜜苣围香正暖,夜蛾愁,行云蘸遍。

旧情无奈,踏月歌沈,淩波尘溅。

转烛年端,雨声空切吴娘怨。

小梅落靥又东风,偏趁天涯看。

忆别皋桥酒散,寄横枝,江南梦远。

暗闻笛语,早晚归舟,花香篷捲。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水龙吟.皋桥水楼曲宴醉别瞻园,会馀岁暮有九江之役,载雪过白门,愿言不从,赋此感叹

出门一笑横江,酒醒重问皋桥旅。

残釭厌梦,离杯衔泪,伤春歧路。

三十年前,相逢同是,承平俊侣。

换沧波身世,云愁海思,算萍梗知人苦。

不信兰成老去,赚狂名、萧条词赋。

江山如此,文章何用,英雄无主。

独立苍茫,楼船西下,清淮东注。

欠胡床,为弄梅花,笛里唤青溪步。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瑞龙吟.听枫园饯春席上和清真

寻诗路,还记小市苍烟,旧家红树。

依稀残月残花,丽情俊赏,销凝是处。

旷吟伫,犹有定巢新燕,占春帘户。

留连晚色年芳,画屏翠烬,馀香共语。

前度京尘游袂,酒边联唱,花间愁舞。

重见断魂天涯,人换新故。江郎恨笔,休倚伤春句。

飘零又、南楼罢饮,西园归步,世事浮云去。

老怀到此,茫茫万绪。不绝情如缕。

和泪挽、东风哀弦连雨,梦歌怨叠,一江萍絮。

形式: 词牌: 瑞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