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劫初铸就毗卢印,古篆雕虫尚宛然。
堪笑堪悲人不识,却嫌字画不完全。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惟一的《颂古三十六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劫初铸就毗卢印"起笔,暗示了佛法的古老和神圣,"劫初"象征着久远的时间,"毗卢印"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重要法器或象征。接下来的"古篆雕虫尚宛然",将佛印比喻为古老的篆刻艺术,虽经岁月,但痕迹犹在,形象地描绘出佛法的持久与韵味。
"堪笑堪悲人不识"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未能理解佛法深意的感慨,"笑"是对那些无知者的轻蔑,"悲"则源于对佛法被忽视的悲哀。最后一句"却嫌字画不完全"进一步强调,即使佛法的表象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奥秘并非表面字迹所能穷尽,暗含了佛法的深邃与博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佛印的古老与内涵,寓言般地揭示了佛法的深远意义,以及世人对此认识的局限。
不详
白云岩上月,太平松下影。
深夜秋风生,都成一片境。
山前一片闲田地,无意求之却宛然。
几许风光都买尽,不曾费著一文钱。
不如随分纳些些,何处青山不是家。
玉笛横吹皇化里,风前清韵彻天涯。
杨岐三脚驴,虎丘睡虎子。
毛色既一同,蹄爪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