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四面芙蓉插天表,千岁乔松青正好。

落花流水景中人,石径迂纡车马少。

茅堂八柱盘其间,璚窗大敞门不关。

蜡烛宵然腾绛燄,珠帘暮捲对南山。

南山有月明于镜,主人心事澄波净。

回头看月看不休,古月今人那有定。

月兮远看如朦胧,近看岂异水晶宫。

我愿我心同此月,绝无纤翳存胸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诗中以“四面芙蓉插天表,千岁乔松青正好”开篇,将画面的主体——芙蓉与千年古松置于高远的天空之下,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落花流水景中人,石径迂纡车马少”两句,描绘了花落水动的自然景象与行人稀少的幽静小径,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静谧感。

“茅堂八柱盘其间,璚窗大敞门不关”则转而描写画中的人居环境,一座茅屋矗立于景致之中,窗户宽阔明亮,门户敞开,似乎在邀请观者进入。接下来,“蜡烛宵然腾绛焰,珠帘暮卷对南山”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蜡烛燃烧发出红光,珠帘轻卷,对着远处的南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南山有月明于镜,主人心事澄波净”两句,将目光转向南山之上的明月,比喻主人的心事如同清澈的水面一般纯净。而“回头看月看不休,古月今人那有定”则表达了对永恒与变化的思考,月亮虽常在,但观者的心境却随时间流转而变化。最后,“月兮远看如朦胧,近看岂异水晶宫。我愿我心同此月,绝无纤翳存胸中”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明月般纯净无瑕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与心灵纯净的追求,以及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8)

刘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柏寒泉

徂徕山中有古柏,枝柯千尺连云碧。

鳞皴偃蹇龙蛇姿,孤直深为人爱惜。

庐山山头有鸣泉,鸣珠溅玉白漫漫。

青天一望在水下,浪花汹涌玻璃寒。

柏兮泉兮何清洁,嵓花涧草难同列。

眼前此景非人世,雅称中宵对明月。

形式: 古风

三老图

此石有古意,此泉无新声。

此松生来已千岁,岁寒三老同为盟。

我昔西上昆崙顶,濯足沧浪千万顷。

东看秦岭五大夫,枯枝乱走苍虬影。

归来貌作三老图,生绡一幅云模糊。

有时挂向素壁上,胸中一点尘氛无。

形式: 古风

红梅图

天生本是冰霜姿,缟衣不受纤尘缁。

何事东君厌清素,一宵幻出珊瑚枝。

园林陡觉春意别,千株万株飞红雪。

莫怜醉骨已如泥,要使丹心常似铁。

形式: 古风

骑牛图

三月山城雨初霁,林木阴森足人意。

萋萋芳草高原中,溶溶流水苍苔际。

而此游者属何人,蒲山公子龙蛇身。

汉朝四百年间事,黄牛背上书声频。

閒来一鞭击牛角,怀抱纷纷常作恶。

东都有策万言多,大事难成终落莫。

我观自古大丈夫,遗臭流芳真两途。

乃若元邃深可叹,千秋徒把青编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