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白宣州清溪

清溪安在哉,欲弄清溪水。

更邀琴高生,携竿会于此。

日落翠屏间,鸡鸣桃花里。

不见避秦人,谁嗟远游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追和李白宣州清溪》。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水画卷,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句“清溪安在哉”,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清溪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欲弄清溪水”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融入山水的愿望。随后,“更邀琴高生,携竿会于此”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与传说中的琴高生相约,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日落翠屏间,鸡鸣桃花里”描绘了日落时分山色苍翠,鸡鸣声中桃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最后,“不见避秦人,谁嗟远游子”两句,通过对比古代避世隐居的“避秦人”与现代远行的“远游子”,表达了对过去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社会复杂生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留别陈元舆待制用李白赠友人韵

沈吟涧底松,不及尧阶草。

不经君王顾,枉被风霜老。

弱羽恋一枝,敢思浴天池。

闻君有馀力,何惜一嘘吹。

青云与黄壤,回首隔追随。

形式: 古风

留别宣守贾侍御用李白赠赵悦韵

贾谊几世孙,闲邪诚所存。

一登御史府,直气壮中原。

五载三去国,出论皆腾喧。

浩养固无害,宣城况名藩。

下车究积弊,摘节仍除根。

乃迁孔子学,方庭树兰荪。

讲解得董生,思单先生恩。

轩轩慕高第,各各不窥园。

修桥济行迈,掩骼招旅魂。

萧萧囹圄空,清风时扫门。

寻山出近郭,玉船红浪翻。

谁为坐上客,能酬谢公言。

自愧翅翎短,谬参鸿与鹓。

不有瓦砾贱,那知圭璧尊。

矧曰半面雅,岁久情愈敦。

三章宠新作,词源何骏奔。

几欲效长吉,微吟谢高轩。

霜威信凛冽,即之自温温。

又如太古镜,磨开苍藓昏。

肝胆悉照彻,魑魅安敢论。

行闻紫泥诏,沙路驰归辕。

岂容隐岩子,留连爱石盆。

看君杨天翼,北溟终化鹍。

而我随白鸟,丹湖往孤鶱。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追和李白郎官湖寄汉阳太守刘宜父

迁客昔登览,愁烟颓四隅。

身趋夜郎道,恋咸阳阳都。

此景古来好,此人今则无。

空馀秋夜月,素影湛平湖。

便欲凌风去,酣歌与君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化城寺新公清风亭用李白元韵

唐时升老亭,剪棘今重开。

南瞻峨嵋阙,北峙凌敲台。

新公将家子,为僧亦多才。

譬彼独鹤唳,安用群鸡猜。

或弹玉轸琴,倾耳濯纤埃。

清风不知处,冷冽时时来。

吹云云窈窕,吹月月徘徊。

幽人许共赏,渴心咀珍梅。

了然得真味,尘魔屡崩摧。

令妷人豪杰,书名骇奔雷。

禅谈屡终夕,茗酌无馀杯。

还歌太白篇,事往良可哀。

古今傥同辙,浩气不寒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