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香

千秋节当八月五,御楼卷帘看马舞。

黄衫玉带分两行,绣衣宫人击雷鼓。

梨园法曲凄且清,相传犹是隋家声。

宜春北院蛾眉小,初按新声未有名。

侍女焚香跪瑶席,更看真妃作生日。

恰值南方驿使来,旋采风枝露犹湿。

当时盛事人争传,荔枝香曲是新翻。

宫中行乐事亦秘,此曲不许人间闻。

马嵬梦断香尘息,满山荔子无人摘。

却归西内冷如冰,一听遗音泪空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荔枝香》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描绘了千秋节时宫廷庆祝活动的盛况,以及对荔枝香曲这一宫廷音乐的追忆与感慨。

开篇“千秋节当八月五,御楼卷帘看马舞”,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通过“御楼”和“马舞”的描写,展现了宫廷庆典的壮观场面。接着,“黄衫玉带分两行,绣衣宫人击雷鼓”进一步描绘了宫廷仪仗队的整齐排列与鼓声的震撼,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梨园法曲凄且清,相传犹是隋家声”两句,将视线转向音乐表演,通过“梨园法曲”的描述,暗示了音乐的高雅与历史的传承。随后,“宜春北院蛾眉小,初按新声未有名”则聚焦于新曲的创作与表演,体现了艺术创新的精神。

“侍女焚香跪瑶席,更看真妃作生日”描绘了为庆祝真妃生日而进行的仪式,通过“焚香”、“瑶席”等细节,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奢华。接下来,“恰值南方驿使来,旋采风枝露犹湿”则引入了荔枝这一主题,通过“荔枝香曲”的引入,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盛事人争传,荔枝香曲是新翻”强调了荔枝香曲的受欢迎程度与创新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马嵬梦断香尘息,满山荔子无人摘”通过“马嵬”这一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却归西内冷如冰,一听遗音泪空滴”则以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宫廷庆典的盛大与艺术的辉煌,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事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武溪深

五溪妖蛮盘瓠种,穴狐跳梁恃馀勇。

汉庭老骥闻朔风,两耳如锥四蹄踊。

南方毒雾堕跕鸢,五溪溪深军不前。

健儿六月半病死,欲渡五溪无渡船。

将军誓死心独苦,本为官家诛黠虏。

谁知君侧有谗徒,刚道将军似贾胡。

人生富贵一衰歇,会令薏苡成明珠。

祁连高结卫青冢,文渊藁葬无人送。

至今行客武溪傍,谁为将军一悲恸。

形式: 古风

公无渡河

清江漫漫日夜流,江边无风人自愁。

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

人生一死亦难处,何不相从听媪语。

公无渡河公自苦,人心险过山嵯峨,豺狼当路君奈何。

劝君收泪且勿歌,世间平地多风波。

形式: 古风

饮马长城窟行

长安城边边地永,万里沙场地无井。

秦人掘土土作城,城下窟深胡水冷。

汉家将军号都护,西征上陇寒日暮。

野驼跑水无处寻,饮马长城窟边去。

长城窟,古来战死多白骨。

征人半作马下尘,犹向阴山斗驰突。

去时胡天霜雁鸣,归见玉关春草生。

将军功高封列城,斗死伍符无姓名。

形式: 古风

金铜歌

武皇开疆三万里,滇池初穿柏梁起。

更铸仙人承露盘,万岁千秋奉天子。

当时谩说邜金刀,谁知更有当涂高。

铜雀台高阿瞒死,八方才人闹如蚁。

玉井绮栏心未厌,犹取金仙着前殿。

金仙辞汉忆汉主,登车殷勤垂玉箸。

独捧金盘出故宫,回头忍看咸阳树。

魏宫群臣眼亲见,朝着魏冠暮归晋。

可怜长安肉食儿,不如顽铜犹有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