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的《哭女成四律》中的第三首,以哀悼女儿之死为主题,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与痛楚。
首句“两日闻呻吟,三更忽失声”,描绘了女儿病重时的痛苦挣扎,以及诗人连续两日听到女儿呻吟,到三更时分突然停止呼吸的情景,通过时间的精确划分,突出了事件的紧迫性和悲剧性。
接着,“数难前有定,病竟出无名”两句,表达了对女儿疾病原因的无奈和不解,暗示了疾病的神秘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力感。
“魂返香难觅,妆虚镜尚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儿离世后的情景,魂已归天,香气难寻,化妆的痕迹在镜子中依然清晰可见,对比强烈,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逝去的不可挽回。
最后,“几张遗画在,检点恸悲生”点明了诗人面对女儿留下的遗物时的内心感受,通过检视这些遗物,引发了更深的悲伤和怀念,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刻画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哀思,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主题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