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解梁潘学士十韵

尽继祖风流,其如鬓未秋。

石渠陈表让,山郡折资求。

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

淫祠随处毁,学校逐乡修。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

通宵营有乐,度岁狱无囚。

酒席围红粉,盐池照碧油。

药同方士炼,壶共野僧投。

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

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继承祖先的风范,尽管鬓发还未显秋霜。
在石渠陈列奏章谦让,山区郡守也折节求贤。
舜禹之城划分了边界,神仙般的山岳映衬着楼阁。
滥建的神祠被拆除,学校在每个乡里修复。
密密麻麻的奏章多亲自撰写,狂放的诗歌少有自我收敛。
整夜忙碌于公益之事,一年过去监狱里没有囚犯。
宴会上美女环绕,盐池的光芒映照着碧绿的油灯。
药物与方士一同炼制,壶中之酒与野僧共享。
如今瓦砾只是供奉,过去的珍宝仍未得到回报。
心中有多少抱负,想要离去却又犹豫不决。

注释

祖风流:祖先的优良传统。
鬓未秋:指年纪尚轻。
石渠:古代皇家藏书之处。
折资:降低身份或代价。
舜禹:古代贤君。
神仙岳:形容山岳如仙境。
淫祠:滥建的神庙。
学校逐乡修:乡村教育得到发展。
密疏:详细的奏章。
狂诗:豪放不羁的诗歌。
通宵营有乐:整夜致力于公益。
度岁狱无囚:监狱空无一人。
红粉:美女。
碧油:绿色的油灯。
药同方士炼:与方士一起炼制药材。
壶共野僧投:与僧人分享壶中的酒。
瓦砾:废弃的建筑材料。
琼瑶:美玉,比喻珍贵之物。
怀抱事:心中的志向。
迟留:犹豫不决,舍不得离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对解梁潘学士的赞扬和颂扬之作。首联“尽继祖风流,其如鬓未秋”表达了对潘学士继承家族优良传统的赞美,同时暗示他年华虽逝但才情犹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潘学士在学术、行政方面的贡献,如石渠陈表的谦让和地方教育的振兴,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能力。

诗中提到的“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以神话传说中的舜禹和神仙来比喻潘学士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影响力。诗人倡导破除迷信,推崇教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想。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一句,既赞扬了潘学士的勤奋与才华,又暗示他的谦逊和自我约束。随后的诗句描述了潘学士治理下社会安宁,监狱空虚,人们生活富足的景象。

“药同方士炼,壶共野僧投”则描绘了潘学士对医药和修行的兴趣,体现了他的博学多识。然而,诗人也感慨“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暗示潘学士的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诗人以“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表达对潘学士去留不定的关切,以及对他深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对潘学士的深情赞美和敬佩。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灯花

岂假栽培力,自然殊众芳。

开非因雨露,落不为风霜。

鸡似残莺啭,蛾如宿蝶狂。

丹心尘岂染,明焰雾难藏。

堕睫客看懒,画眉人剪忙。

杏园游宴者,曾借我馀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吾友山阳蹇子韫尝游颍上言彼之居人有许氏者富不因贪学非求进于郡之西手植众木郁然成林林下搆亭壮而不丽郡倅黄公宗旦皇宋有名之士也常造焉上阙歌诗以旌其美故俾予请诗于子吾以子韫之请诗于予八十言以寄题

道胜富如贫,亭临颍水滨。

一瓢思祖德,三径与僧邻。

虚白虽同性,丹青不似身。

趋庭知有子,下榻岂无人。

纫佩兰多老,成蹊李尽珍。

开筵回雪少,联句聚星频。

家谱书难备,州图画不真。

遥题应未的,莫把刻贞珉。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王衢见寄

久向东郊住,渐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见寄礼仪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转轻。

身犹为外物,诗亦是虚名。

自爱闲无敌,谁忧道未行。

绝疑疏日者,相许愧时英。

穷易怜无著,围棋恶有争。

唯应心友至,林下笑相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宗人见寄

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

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

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

远山延颈望,疏竹枕肱听。

祖业存圭窦,年支有茯苓。

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

养药依丹诀,尝茶验水经。

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