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存对彭忠烈的追思之作,通过描绘彭忠烈的遗物——锦袍和铁扇,以及其身后之景,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首联“东归几日竟南迁,苔没渝城万仞镌”,以“东归”与“南迁”的对比,暗示彭忠烈生前的奔波与牺牲,渝城被苔藓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而“万仞镌”则强调了彭忠烈功绩的深远与不朽。
颔联“社稷已墟遗古庙,英雄不死作飞仙”,指出彭忠烈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与功绩如同古庙一般,永远留存于世,成为后人仰望的“飞仙”。
颈联“空闻扇铁遮西日,忍见袍花丽晚天”,通过“扇铁”与“袍花”的意象,分别象征彭忠烈的英勇与辉煌,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伤与不舍。
尾联“犹有故家乔木在,年年春绿照番川”,以“故家乔木”比喻彭忠烈家族的延续与荣耀,每年春天的绿意象征着英雄精神的传承与永续,即使在遥远的番川也能感受到这份力量的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彭忠烈遗物及身后景象的描绘,深情地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精神永恒传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