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上编茅为亭取程子秋日之诗名曰自得夜坐其中因成此句

幽怀不能寐,揽衣造新亭。

曲池湛华月,芳树还冥冥。

群峰远映带,一水近回萦。

坐久欢未竟,夜迥气逾澄。

寂感玄化微,伊洛歆馀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名为《沼上编茅为亭取程子秋日之诗名曰自得夜坐其中因成此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新建的亭中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深邃。

首句“幽怀不能寐,揽衣造新亭”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行动,他因内心的忧思而难以入眠,于是披衣前往新建的亭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曲池湛华月,芳树还冥冥”,描绘了月光洒在弯曲的池塘上,池水与月色交融,显得格外宁静;远处的树木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群峰远映带,一水近回萦”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群山在远处与天际相连,仿佛是大地的脊梁;近处的水流绕着亭子蜿蜒流淌,增添了动态之美。这些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坐久欢未竟,夜迥气逾澄”写出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感受,即使夜深人静,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之气更加纯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最后,“寂感玄化微,伊洛歆馀馨”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感悟,以及对先贤智慧的敬仰,认为在这样的夜晚,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滋养与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哲学思考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1489)

吴与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偶成

卧疴止衡门,何以娱长日。

卷舒架上书,游戏閒窗笔。

南亩课农馀,东园薙蔬毕。

务我分宜然,无劳知难必。

道泰身自亨,作德心斯逸。

长歌书座隅,庶用箴吾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游石牛埠

时止时行任自然,离离香稻小春天。

微踪何足符佳梦,自是民彝笃好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别熊崇义

不惮风霜跋涉遥,翩然来访白云桥。

嘉宾盛处归怀好,茂对良辰话久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李章勉学斋

浮生事业易蹉跎,百岁光阴定几何。

不觉秋霜空满鬓,玩君华扁谩高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