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

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

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

东南船■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

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站在六和塔上远眺,眼前的江山美景激发了深深的兴致。
云起云落,天空自由自在,潮涨潮落,江水毫不在意。
东南方向的船只正乘风顺利航行,西北的楼阁却笼罩在阴霾之中。
壮丽啊,这曾是帝王居住的吴越之地,我并不甘心它长久地沉寂在历史深处,如同黄河、洛水一样。

注释

登临:登高远望。
当景:眼前,当前的景色。
云出云归:形容云彩的聚散。
潮来潮去:指潮汐的涨落。
东南船■:东南方向的船只,■可能是原文缺失的部分。
风方顺:风向有利,航行顺利。
西北楼台:西北方向的楼阁。
帝居:帝王的居所。
吴越旧:指古时吴越地区。
河洛:黄河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
湮沉:埋没,沉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章仙岩在六和塔上所见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联"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诗人登上六和塔,眼前壮丽的江山景色激发了他的浓厚兴致。接下来的"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通过云起云落和潮涨潮退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天地间万物顺应自然的意境。

"东南船■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诗人观察到东南方向的船只因顺风而行,而西北的楼台则沐浴在逐渐阴沉的阳光下,暗示了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最后一联"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诗人感慨古代帝王曾在此建都的辉煌,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中原文化中心洛阳等地被遗忘的不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六和塔为视角,融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

收录诗词(2)

章仙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刘易隐

着身尘世易遭魔,是是非非可奈何。

心地一生如日月,人情千变自风波。

但从正直天须见,到底关防事转多。

所以古来真隐者,貂蝉不肯换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留题石堂院

何处足清凉,山南古石堂。

溪沙留虎迹,水影上僧房。

万景因深僻,无人为发扬。

侵苔写涩句,笔冻不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九日和杜子美韵

九日登高眼界宽,羽衣云集尽清欢。

黄花满泛渊明酒,白发仍簪子夏冠。

庭下流泉趋涧急,座间清气逼人寒。

不须更问明年健,但向眉头鬓角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长相思

吴山秋。越山秋。吴越两山相对愁。长江不尽流。

风飕飕。雨飕飕。万里归人空白头。南冠泣楚囚。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