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洞天景象,犹如仙境。"洞中日月无朝夕",形象地表现出洞内的永恒与宁静,不受世俗时间束缚。"晃朗云衢通宝陌",以云路比喻通往神秘之地的通道,暗示着超凡的旅程。"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洞天光芒普照,连黄河都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奇幻色彩。
"自然霞结玲珑宅",将洞府比作由自然霞光编织而成的精致住所,显示出其非凡的美丽和神秘。"内有长生三岛客",暗指洞中居住着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人,增添了神秘气息。最后两句"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迹",表达了对长安子这位朋友的期待,虽然他的行踪在云端之外难以追寻,但他的存在和影响却如同仙人降临般清晰可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元代道家文化中的洞天福地观念,以及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马钰作为全真教道士,其作品往往蕴含着浓厚的道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