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茅山道士张伯雨诗卷

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

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

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对中国古代道士张伯雨的诗卷进行题咏,展现了对茅山道士及其修行生活的敬仰与赞叹。首句点出张伯雨师从大茅君,暗示其道术渊源。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瑶台鹤梦”和“玉洞龙文”描绘出仙境般的修行场景,象征着高洁与神秘。

“碧落空歌”形象地表达了张伯雨的歌声如天籁之音,来自虚无缥缈的仙境,而“黄庭梵气结絪缊”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内修功夫深厚,气息凝练。最后两句以武夷山的仙乐为背景,不同于寻常的猿鸣,暗示了张伯雨的道行超凡,他的音乐只能在月夜的静谧中与宾云共鸣,更显其独特与尊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张伯雨道士的道术境界和超尘脱俗的气质,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道教文化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43)

蓝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西山怀虚白先生

羽人曾共住丹丘,风雨重来又暮秋。

红叶闭门山寺静,白云留客野亭幽。

千年海鹤无消息,九日山尊有献酬。

日暮鹡鸰飞去急,玉笙何处恨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程伯莱教授

广文家在大江东,官冷时时叹转蓬。

读易夜分松寺月,鸣琴春度杏坛风。

久知杜甫诗徒苦,应笑扬雄赋未工。

翰墨交游今绝少,一生襟抱几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寿南山邑长

三年北阙登黄榜,一日南山卧白云。

谁信陶潜贫嗜酒,自知贾谊少能文。

山城闻雁惊春早,客舍囊萤坐夜分。

九曲桃花今烂漫,扁舟好访武夷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雨中喜刘俊民孔克逊相过

茅檐高卧养微疴,远辱将军并辔过。

山色更兼微雨好,莺声偏傍落花多。

惭无鸡黍频供给,喜有渔梁共啸歌。

孔氏诸孙尤好学,古书蝌蚪近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