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翠怯春寒叶未高,玲珑石畔托根牢。

晓来记得题新句,露湿先生紫兔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泰的《芭蕉》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芭蕉在春寒中的生长状态与情感寄托。

首句“翠怯春寒叶未高”,描绘了春天的寒意尚未消散,翠绿的芭蕉叶还未能长高,形象地表现了季节更替中植物的敏感与脆弱。这里的“怯”字,赋予了芭蕉叶以人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其对寒冷的畏惧,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次句“玲珑石畔托根牢”,则转向对芭蕉生长环境的描写。芭蕉在玲珑剔透的石头旁扎根,稳固而坚定,展现了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生存之道的能力。这一句通过“托根牢”三字,不仅描绘了芭蕉的生长状态,也隐喻了人在困境中寻找支撑和希望的精神。

第三句“晓来记得题新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芭蕉的观察与思考。在清晨的时刻,诗人仿佛与芭蕉产生了心灵的共鸣,记下了对它的新感悟。这里,“晓来”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最后一句“露湿先生紫兔毫”,以“露湿”描绘了清晨露珠沾湿了芭蕉叶的情景,同时巧妙地将诗人比作“先生”,手持“紫兔毫”(一种珍贵的毛笔),寓指诗人的创作活动。这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芭蕉的赞美与敬仰,以及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芭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111)

刘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溪放棹图

溶溶新水碧於苔,风静菱花几个开。

小艇不知何处客,载将秋色过溪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横笛图为卢宏景题

矗矗峰峦过雨新,暖风吹绿半溪蘋。

从来不识尘劳事,输与船头弄笛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杏花画眉

粉红花放满枝春,嫩色柔香过雨新。

啼鸟一声庭院晓,隔窗催起画眉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鼓琴图

不向王门作从伶,独横焦尾坐云汀。

钟期老去知音少,弹与秋江白鹭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