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岁四日率兵度梅关赋此

角声低不扬,磴道郁盘互。

泉细湿云根,松高倚天柱。

但闻白云香,不见梅开处。

百转到关门,双岩尚掩护。

南望失气候,青青露原树。

山势万马腾,有力不能驭。

遂令关以南,天然画畛域。

群盗捷如揉,诱我逢邻怒。

摧陷失雄心,避缩全世故。

众鸟噪夕阳,人家隐寒雾。

谁与辨烦冤,嗒然全吾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关地区的壮丽景色和复杂的人事变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角声低不扬”以低沉的号角声起笔,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磴道郁盘互”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暗示着前行之路的艰难与复杂。泉水“细湿云根”,松树“高倚天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也隐喻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但闻白云香,不见梅开处”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随着“百转到关门,双岩尚掩护”的描述,画面逐渐聚焦于梅关,强调了其作为地理界限的意义。

“南望失气候,青青露原树”则将视角转向远方,通过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象征着人事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接下来,“山势万马腾,有力不能驭”以山势的壮阔比喻社会的动荡与难以控制的力量。

“遂令关以南,天然画畛域”揭示了梅关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不同世界、不同命运的象征。最后,“群盗捷如揉,诱我逢邻怒。摧陷失雄心,避缩全世故”通过描绘社会动荡中的个体遭遇,表达了对混乱与暴力的批判,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自我保护的无奈。

“众鸟噪夕阳,人家隐寒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预示着夜晚的来临与生活的继续。最后,“谁与辨烦冤,嗒然全吾素”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人世的无奈与坚守自我本质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庾乱甫定偕僚友出游近郊诸山(其一)

百转迷前路,从知出世难。

长愁肝肺热,新霁水云安。

閒淡看僧老,艰危逼岁残。

在山泉似境,流作万重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大庾乱甫定偕僚友出游近郊诸山(其二)

背日山常暗,惊风叶乱飞。

哀时甘泯泯,望远独依依。

乱定群情见,天空一鸟归。

忍将垂老泪,长此送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初春雨霁有怀

一峰相向晚崚嶒,霁色犹寒隔雾层。

深竹饱听连夜雨,曲房初见照愁灯。

十年影事朦胧记,二月韶光浅淡增。

正是江南好时节,海棠红蕊绽春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游空同山遇雨

远望烟中山,秀列如屏奁。

近山失山态,历乱沙石兼。

鼓勇得细路,山势如相钳。

苔润垂绿发,藤老张紫髯。

天然设危坂,惴惴各戒严。

盘空踏鸟背,挂石欹帽檐。

横风驱雨来,密点如胶黏。

去寺不十武,黝黑万象淹。

俯听云有声,怒挟虎豹潜。

巨浸俨在上,数峰青露尖。

须臾辨天色,一一排牙签。

人从树杪行,鱼贯穿水帘。

水声去复返,岩底嘶渐渐。

万窍各自悲,馀响穷微纤。

仆夫讵解此,过险徒沾沾。

转路觅灯火,生增寒雾添。

回看石壁下,新月弯如镰。

形式: 古风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