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清代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之一百一十六首,主题为“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豹这一动物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句“观象易成周”,以“豹”之形象象征智慧与策略,如同观察天象般容易制定周密的计划。接着,“如飞比壮猷”,将豹的速度与力量比喻为执行战略时的迅猛与果敢,展现出豹的勇猛与机敏。
“楚辞曾作御”一句,引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豹的形象,暗示豹在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如同楚辞中描绘的英雄一般,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管子善持筹”则进一步强调豹在策略与智慧上的卓越表现,如同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一样,善于运筹帷幄。
“符兆孙家猎,献歌韩国侯”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豹的形象,它不仅代表了力量与速度,更象征着忠诚与奉献。豹作为孙家猎物的象征,以及韩国侯的献礼,展示了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价值。
最后,“舂山常隐雾,妙理契明幽”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豹在山林间隐匿的身影,如同深藏不露的智慧与力量。这里的“妙理契明幽”表达了豹的智慧与神秘,如同宇宙间的奥秘一样,既深邃又令人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豹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豹的多重特质——力量、速度、智慧、忠诚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智慧与策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