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题为《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湛若水以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画卷。
首句“人情博爱殊乡人”,开篇即点出主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之情,即便是在异乡,这种情感依然能够跨越地域的界限,展现出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接着,“烱烱双眸大笔神”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将陈衮世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他的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手中的大笔则象征着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才华。
“收拾精神还性学”,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陈衮世在艺术创作中的态度和追求。他不仅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注重内在精神的修养,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宇宙的真理相融合,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后,“老怀能不为君欣”表达了诗人对陈衮世艺术成就的认可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和喜悦之情,认为陈衮世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给人带来愉悦和启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衮世个人风采和艺术成就的赞美,展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以及艺术作品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艺术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