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

人情博爱殊乡人,烱烱双眸大笔神。

收拾精神还性学,老怀能不为君欣。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此诗由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题为《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湛若水以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画卷。

首句“人情博爱殊乡人”,开篇即点出主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之情,即便是在异乡,这种情感依然能够跨越地域的界限,展现出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接着,“烱烱双眸大笔神”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将陈衮世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他的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手中的大笔则象征着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才华。

“收拾精神还性学”,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陈衮世在艺术创作中的态度和追求。他不仅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注重内在精神的修养,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宇宙的真理相融合,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后,“老怀能不为君欣”表达了诗人对陈衮世艺术成就的认可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和喜悦之情,认为陈衮世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给人带来愉悦和启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衮世个人风采和艺术成就的赞美,展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以及艺术作品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南康门人郭瑞旧为崇安令有治声以不得于巡按一旦弃去予与奕倩访武夷意其为山主至则行矣及过此因其求言诗以见情

武夷东道是何人,山得贤侯山愈神。

强项折腰人不见,山中荣木自欣欣。

形式: 七言绝句

观庾岭白猿洞

振衣千仞出梅扃,万仞铁桥归濯缨。

异类莫言无感应,白猿出洞也来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方时素杨君极王子敦还乡

沧溟水月照君清,相逐鹏程万里行。

要识秋风无限意,不留分榻坐朱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卜黄龙不遂上卜天华

当年我卜黄龙坡,山木未深云未多。

直向天华蹑天路,飞云影里放天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