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汝玉的《秋夜九首(其三)》描绘了秋夜的寂寥与深沉。诗人通过“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远方的忧虑和梦境的短暂。接着,“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以哀怨的秋风和落叶声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暗示时光流逝和生命的老去。
“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写出了即使在这样的季节里,仍有篱笆下的枝头顽强地绽放着微弱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执着。然而,“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则预示着严冬即将来临,生机的未来似乎渺茫无望。
最后两句,“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诗人告诫人们在不利的时机应低调内敛,过于张扬只会招致伤害。他以君子自比,强调接受命运的安排,即使面临困境,也能坦然面对,无所畏惧。“泯灭庸何妨”表达了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即使生命消逝,也不必过分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