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越闽为接壤,风土尚堪论。
旧国隔千里,新家何处村。
儿贤知向学,亲健莫伤魂。
景略雄谈在,无妨虱更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所作的《次韵怀艾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越闽为接壤,风土尚堪论”,点明了两地相隔虽远,但风土人情仍值得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两地文化的尊重。
“旧国隔千里,新家何处村”两句,通过对比“旧国”与“新家”的距离,突出了诗人对友人远离家乡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新居环境的好奇与关心。
“儿贤知向学,亲健莫伤魂”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家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的子女聪明好学,父母健康长寿,体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友情。
最后,“景略雄谈在,无妨虱更扪”一句,以景略(古代著名将领)的雄辩之才比喻友人的智慧与口才,同时暗示即便身处困境,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必过于忧虑琐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又蕴含了对友人及其家人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不详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时来车骑此雍容,岭徼梅开已暮冬。
问俗偶行南海外,看花还就故人封。
清川绕郭明双塔,古堞排云见五峰。
想到都亭邀重客,琴声应复满临邛。
皇华六辔去雍容,花放梅关正暮冬。
暂到天南罗凤鸟,却归朝右补山龙。
名书于古无多让,谏草从今又几封。
海表疮痍殊未起,好披民隐慰三农。
西江计日发星轺,南岭梅花白玉条。
万里归心臣母老,十年从事主恩饶。
河冰渐泮宜烹鲤,塞草初青好射雕。
况是天伦多乐事,彩衣相对且逍遥。
不难六十更添儿,难得开筵献寿时。
白首含饴慈母乐,与吾同物阿翁知。
一经可授终宜早,五岳曾游莫厌迟。
生岁值庚知有以,高阳苗裔未云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