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其二)

閒阶日日捲纱声,常恨新绵纺不成。

不识剪衣焚寄与,可能长短似平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悼亡(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悼念亡妻的情景。诗中以“閒阶日日捲纱声”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闲散的台阶上每日卷起纱帘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常恨新绵纺不成”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未能为亡妻纺制新棉衣的遗憾,进一步深化了悼念之情。

“不识剪衣焚寄与,可能长短似平生。”这两句诗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不知道如何将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寄托于衣物之中,即使能制作出衣物,也难以保证尺寸恰如生前,这既是对亡妻的怀念,也是对无法弥补失去之痛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悼念亡妻时的复杂心情,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沉的爱与不舍。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悼亡(其三)

早晚问儿寒与饥,夜深宿火待儿归。

儿今渐长衣衫短,手线还谁问密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洞中别萧生(其一)

洞下流泉春正深,洞前新竹翠阴阴。

问君此去何年返,对竹饮泉空素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洞中别萧生(其二)

岩下疏梅旧几枝,今年春色较迟迟。

叮咛风雨休相撼,正值青青结实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洞中别萧生(其三)

煨芋炉边客到稀,岁寒何事又相违。

长安也是降心地,风雪深时归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