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其二)

吟诗犹是少年情,要复当初赤子心。

心出入时何以御,手持一卷敬斋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吟诵诗歌仍然保持着少年的情怀,想要找回最初纯真的赤子之心。
心念起落之间应如何驾驭,手中紧握着一本敬斋的教诲。

注释

吟诗:诗歌创作或吟咏。
犹是:仍然是。
少年:年纪轻的时候。
情:情感。
要复:想要恢复。
当初:最初的时候。
赤子心:纯洁无暇的心。
心出入:心念起伏。
何以:用什么。
御:驾驭。
手持:拿着。
一卷:一本书。
敬斋箴:敬斋的教诲或格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名为《元正》其二。在这短小的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生活情感的追忆,以及对心境纯净状态的向往。

“吟诗犹是少年情”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吟咏诗词时仍旧怀念那些年轻时的热情和单纯。这里的“少年情”不仅指年龄上的青春,更蕴含着一种纯真无邪的情感状态。

“要复当初赤子心”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情感,所谓“赤子心”,出自道家思想,指的是最原始、最本真的心灵状态。诗人希望能够回归到那个不为世俗所染,保持纯净无伪的内心世界。

在下两句中,“心出入时何以御”则是对这种纯净心境的维持提出了疑问。这里“御”字有驾驭之意,诗人在探讨如何能控制或引导自己保持那份赤子之心。在这个问题之后,紧接着“手持一卷敬斋箴”,表现了诗人寻求答案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手持一卷书)来获取智慧和启示,特别是关于内在修养的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纯净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元正(其一)

开正又展一年期,霞脸醺醺酒半卮。

独坐晴窗无一事,呼童和墨写梅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韦轩游山遇雨

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相车回。

二皇应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兰亭记

风流盛集数兰亭,刻石纷纷岂有真。

嗟老感时何足慕,千年谁记浴沂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叶西庐惠冬菊三绝(其三)

谁知造化用工深,处士陶潜独返魂。

白发书生留晚节,从今岁岁典刑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