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樊阜所作,名为《登观音阁》。诗中描绘了诗人春日里携友登山,探访松林深处的观音阁,思绪在古今之间徘徊的情景。
首句“春深携客扣松关”,以“春深”点明时节,渲染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携客扣松关”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穿越密林的生动画面。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次句“今古兴怀俛仰间”,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站在观音阁上,俯瞰山川,回望历史,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这里的“俛仰间”既指时间的短暂,也暗示了诗人思绪的悠远,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融合。
第三句“花落花开俱是幻”,诗人借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花开花落,看似自然规律,实则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充满了虚幻和不确定性。这句诗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对比,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一句“老僧长对白云閒”,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老僧面对白云,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一形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禅意,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生命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