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

香散天街静玉珂,露台风殿夜如何?

星从河汉淡中落,秋在梧桐疏处多。

鸾影不曾离宝鉴,蛛丝先已缀金梭。

君王茧馆询遗事,却拟鸾车共载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秋词》,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首句“香散天街静玉珂”,以香气消散和宁静的街头暗示夜晚的降临,玉珂声息微弱,更显其静谧。次句“露台风殿夜如何”,通过风露和寂静的宫殿,烘托出秋夜的清凉与宫中孤寂。

第三句“星从河汉淡中落”,描绘了银河星辰在秋夜中逐渐暗淡的景象,给人以时空悠远之感。第四句“秋在梧桐疏处多”,借梧桐叶疏,寓言秋天的萧瑟和孤独,进一步强化了季节的氛围。

第五句“鸾影不曾离宝鉴”,以鸾鸟的倒影在镜子中,象征着宫廷的华丽和虚幻。第六句“蛛丝先已缀金梭”,则通过蜘蛛结网的细节,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

最后两句“君王茧馆询遗事,却拟鸾车共载过”,写君王在茧馆(可能指历史遗迹或宫廷旧事)追忆往事,想象与佳人共乘鸾车的美好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整体来看,《秋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寄渭清远记室

大石坠腰勤苦行,此生深愧老卢能。

雨留涧下三板水,苔卧窗间七尺藤。

清壑钟传晨放梵,云门诗到夜挑灯。

凭君试问龙河隐,政在钟山第几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吴兴舟中

苕溪斫鲙腹偏腴,取酒乌程清若无。

最怜杨柳破二月,绝胜蛾眉游五湖。

船头濯足畏鱼淰,港口卸帆惊鸟呼。

林峦在处著舟楫,倘有剩田吾欲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倪元镇赠小山张掾史还寄元镇

为爱髯张亦痴绝,簿领尘埃多强颜。

何如膝上王文度,转忆江南庾子山。

绿树四邻悬榻在,青溪千仞荷锄还。

风流耆旧凋零尽,莫怪参军语带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元统甲戌夏五月既望余客义兴王氏怀庆堂十又八日偕士友张德常谒张公洞得七言诗一首寄住山陈长卿周仁仲

路入秋阴罨画间,弭节洞灵俱启关。

东皇衣覆云雾海,玉女盆盛人鸟山。

牵骡步步迹石髓,投龙往往祝金环。

茅家小史岂尘土,此地一游聊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