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山画像赞

闲居忽忽,万古咄咄。天风惨然,如动生发。

如何寻约,亦念束刍。岂其英爽,犹累形躯。

同时之人,能不颡泚。昔忌其生,今妒其死。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南宋末年到元初时期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文文山画像赞》。诗中以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对文文山(即文天祥)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闲居忽忽,万古咄咄。” 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辽阔感,仿佛在说,无论是在这短暂的闲居时光里,还是在那遥远的万古长河中,都充满了对文文山的怀念与感慨。

“天风惨然,如动生发。” 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情感,天风的凄厉似乎触动了内心的生发,暗喻着对文天祥精神的共鸣与激荡。

“如何寻约,亦念束刍。” “寻约”可能是指寻找文天祥留下的遗志或约定,“束刍”则是指祭祀用的草束,这里表达了对文天祥精神的追忆与祭奠。

“岂其英爽,犹累形躯。” 这一句是对文天祥人格魅力的赞美,即便他的身体已逝,但他的英气与智慧依然影响着后人。

“同时之人,能不颡泚。” 意味着与文天祥同时代的人,面对他的伟大与高尚,无不感到敬畏与自省。

“昔忌其生,今妒其死。” 最后两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既忌惮文天祥的生前成就,又嫉妒他死后仍能受到如此之高的赞誉,表达了对文天祥人格与精神的深刻认同与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天祥的追忆与赞颂,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评价,体现了刘辰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题永兴寺双罗汉树

胜游重过日,双鬓已如秋。

古树连云干,苍枝傍日浮。

阴垂先代影,僧似六朝幽。

翠藓横铺地,相贪竟日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古意四首(其一)

至人斥八极,独与造物游。

大道无端倪,讵可以力求。

鹏抟翅垂天,不作醯鸡谋。

清啸发林麓,月落千山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古意四首(其二)

老马伏枥鸣,终有万里志。

枯桐爨下焦,中抱千古意。

凡物有所遭,时亦有泰否。

古木根柢深,春风有时至。

形式: 古风

古意四首(其三)

正色无妩媚,大道无狭斜。

所以松柏姿,不作桃李华。

朱弦已久寂,蛙黾徒相誇。

怀哉古之人,此意尤可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