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

朝日照山堂,流光泛疏牖。

龙钟病童子,扫地起持帚。

堂中空四壁,惟一老病叟。

萧条野僧闲,鄙朴老农陋。

雨来林叶响,霜近蔬甲瘦。

何以遣幽忧,赖有尊中酒。

形式: 古风

翻译

朝阳照亮山堂,光芒洒满稀疏的窗户。
年迈体弱的孩子,起身拿起扫帚打扫。
堂内空荡荡,只有老病的老人。
僧人孤独,农夫质朴,生活简陋。
雨打树叶作响,秋霜使蔬菜叶子枯瘦。
如何排解内心的忧郁?全靠杯中的美酒。

注释

照:照射。
山堂:建在山间的厅堂。
流光:流动的光芒。
疏牖:稀疏的窗户。
龙钟:形容衰老。
病童子:生病的孩子。
扫地:清扫地面。
空四壁:空无一物。
老病叟:年老且病弱的老人。
萧条:冷清。
野僧闲:野外的僧人闲暇。
鄙朴:粗陋朴素。
老农陋:老农的生活简陋。
雨来:下雨时。
林叶响:树叶因风摇曳发出声音。
霜近:霜降临近。
蔬甲瘦:蔬菜叶子因霜而变瘦。
幽忧:深沉的忧虑。
赖:依赖。
尊中酒:杯中的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山居生活场景。开篇“朝日照山堂,流光泛疏牖”两句,通过对早晨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的情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紧接着,“龙钟病童子,扫地起持帚”则是对主人生活状态的一种隐喻,可能暗示主人年老体弱,连带着孩子也受了影响。

接下来的“堂中空四壁,惟一老病叟”进一步强化了主人的孤独与衰老之感。随后的“萧条野僧闲,鄙朴老农陋”则是对外部世界的描写,有着一种世事淡漠、人情疏离的感觉。

在后半首,“雨来林叶响,霜近蔬甲瘦”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生长与凋零。最后,“何以遣幽忧,赖有尊中酒”则是主人面对孤独与忧虑时所依赖的方式——借助酒精来暂时忘却烦恼。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捕捉,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朝雨

幽居感节物,僧舍值朝凉。

空檐落寒雨,滴滴响秋堂。

低飞林间翮,湿羽不能翔。

危叶别故枝,幽花泫晚芳。

悠悠清夜眠,促织催朝光。

日月怆已徂,吾行独迷方。

采采幽圃兰,岁晚日馨香。

君子健明德,勿为儿女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渡伊水

双崖若争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誇水东,挥榜渡清泻。

潺潺溪边风,五月自潇洒。

中流望南北,河汉自天下。

嗟予水乡客,尘土困蹈藉。

江湖久怀归,无地税征驾。

临流动长想,照影久悲咤。

沧洲倘有归,功业付高谢。

形式: 古风

渡洛游三乡书所见

重云蔽南山,远见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与云雨隔。

西风来如奔,零乱云物拆。

驱除信果决,霶霈绝馀滴。

收雷如归师,蹄辙度南碛。

群峰涌地出,掀荡无留碧。

暮投三乡寺,落日在东壁。

钟鸣高阁晚,野迥见归翼。

还家晚川静,秋月未生魄。

聊资览物态,应用慰行役。

形式: 古风

游白马寺

秋林转层崖,步踏落叶响。

森森夹路竹,矗矗羽林仗。

精庐隐深坞,门启台殿敞。

累累霜果悬,落落寒木壮。

房深灯火暖,纵饮颇酣畅。

山寒夜已深,岭白月微上。

天明寺南去,幽路隘而昉。

林分径忽断,浅涧阔逾丈。

崩奔被涧石,大小非一状。

丸丸列囷廪,落落排瓮盎。

鸣泉走石罅,联络弄清涨。

喧颓竞飞漱,派泻或平漾。

群行命朋俦,困息植吾杖。

沿松见奇鼠,石蟹侑朝饷。

深行耳目静,挤险谁复让。

寒联老木阴,暖值丹崖旷。

秋晖堕平野,暮鸟啼青嶂。

徜徉未知返,欲去意先怆。

膏粱与薇蕨,美恶随所尚。

当其两自得,厌满绝馀望。

乃知山林乐,岂为隐者妄。

况吾不事事,枯槁理则当。

遑遑施仁义,此固圣贤量。

我自沮溺徒,疏顽安可强。

形式: 古风